編者按: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風、樹立良好家風,全縣各級婦聯組織依靠“婦女之家”,在全縣范圍內廣泛深入的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通過組織推薦、群眾自薦、鄰里互薦等多種形式深入尋找挖掘,涌現出了一批事跡感人的“最美家庭”典型。縣政府網站、縣婦聯聯合開設【最美家庭】欄目,對勤勞致富、孝老愛親、教子有方、鄰里友善等家風道德文明等部分“最美家庭”予以專題報道,激勵和引導全縣廣大婦女和家庭爭創最美家庭,共建文明美好家園。
家庭和睦 教子有方
——張家川縣龍山鎮西溝小學教師竇淑琴
竇淑琴,家住張家川縣龍山鎮西溝村,是一名普通小學教師,擁有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三十多年來,竇淑琴夫婦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竇淑琴夫婦教書育人,愛崗敬業,兒女熱情上進,勤奮好學,樂于助人,家庭和諧、溫馨,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敬業愛崗 共同進步
竇淑琴與丈夫相識于1982年,當時,丈夫工作于平安鄉中學,自己在馬關西臺小學。因為有著共同的理想——忠誠人民教育事業,而走在一起。如今,她在龍山西溝小學工作,丈夫在大陽中學工作,她們生活在一起已有三十五個年頭,回想三十五年的工作經歷,兩人都在四處奔波,丈夫曾先后在平安、胡川、川王、大陽工作,而她則在龍山西溝、南街、汪堡、西溝工作,雖沒有在一地工作,但竇淑琴夫婦二人互相鼓勵、支持,每當對方的工作忙時,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對方。她們經常在回家后談論教育教學上的工作,有時甚至是為了討論更好地教好一個學生而各抒己見,非要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由于執著和言傳身教,默默地影響和教育著一雙兒女,使他們在學習上嚴于律己,踏實勤奮,刻苦學習。為了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2002年竇淑琴報名參加了自學考試,2004年取得了大專學歷;丈夫也與2003年參加成人高考,通過函授學習于2005年拿上了畢業證。由于竇淑琴夫婦的帶動,兩個孩子也不甘落后,先后考入天水市一中,西北師大,實現了他們的人生理想。
常言道:“為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以責為重,以生為本”。在工作中,兩人都始終把“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八個字謹記心間,并讓它做為行動指南、行為標尺來衡量自己的教學得失。從教三十余年來,她們相互鼓勵,默默奉獻,從不叫苦叫累,也從沒有向領導提出過非分要求,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特別是在當班主任的時候,早晨都會提前一個小時到校,晚上推遲一個小時離校,風雨無阻,寒暑交替,始終如一。三尺講臺不大,但教師的責任重大,在工作中,她們勤學善思,相互促進,在不斷學習與思考中總結經驗。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就是要上好課。為了上好課,夫婦二人均能精細地備好每一節課,在課堂教學中,她們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近兩年,竇淑琴開始帶學前班,深感責任更加重大,因為幼兒教育對一個人的未來至關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她特別注重每個幼兒的感恩教育、情感教育,認真了解每個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能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困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激發幼兒的情感,使幼兒產生愉快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以身作則 教子有方
竇淑琴夫婦育有一兒一女,兒子李偉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畢業,現就職于蘭州一所高校,已成家立業。女兒李麗君西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先就業于蘭州一所中學,亦成家立業。決定孩子一生的是健康的人格修養,教孩子做人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因此,日常生活中,夫婦二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源泉,是教子成人的第一步。一家三代同堂,不說其樂融融但也和和睦睦。日常生活中,夫婦二人孝順老人,勤儉持家,誠信待人,這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兒女。竇淑琴經常對孩子們說:百善孝為先,要常存仁孝之心,孝順長輩。因此,恪守孝道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已經根植于兒女心中;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教育者。她們用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榜樣的正能量去影響熏陶孩子,用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影響帶動著兒女。家人之間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兒女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2001年,公公因換高血壓而半身不遂,臥床不起,婆婆年紀已大無力照顧,夫婦二人便和孩子一起承擔了照顧公公的義務,兩個孩子為爺爺端水喂飯,脫衣擦背,倒大小便,直到爺爺去世。現在他們只要放假回來就會陪奶奶聊天,給奶奶捶背、端茶倒水,給家人做飯;受此影響,我的兒媳放假回家就上灶做飯、洗鍋,給奶奶洗腳,剪指甲,洗衣服等。感恩教育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夫婦二人經常對兒女說:“一個人懂得感恩,他就會擁有幸福,一個人心存感激,他就會更加快樂。”她們積極引導兒女要擁有一顆陽光般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要感恩一切。兒女從開始上學融入集體生活時,就培養他們謙讓禮貌的優良品德。在兒女的整個求學生涯中,他們始終以感恩寬容的心態成長著,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刻苦學習、助人為樂,深受師生喜愛。
鄰里和睦 熱心公益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睦,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么這種愛是小愛,可是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鄰里之間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種大愛。一個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對自己家人要關心、關愛,而且還要處理好鄰里關系,和鄰居們也要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她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著“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她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來,她們與鄰居和諧相處,相互間彼此尊重,也結下了很好的人緣,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關心鄰里,她們家還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支持村里公益事業,主動參加各種愛心捐款活動。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的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