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愛 所以幸福
——記張家川縣種子管理站李秀蕓家庭
家不僅僅是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長相廝守;也不僅僅是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家,更意味著責任、奉獻、寬容和理解。李秀蕓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婆婆、丈夫、她以及一雙兒女。李秀蕓在張家川縣種子管理站工作,丈夫鐵建斌在張家川縣張川學區任教,兒子鐵銳在西北師大附中讀高中一年級,女兒鐵悅在張家川縣東街小學讀四年級。他們全家人用平凡生活中看似簡單的點點滴滴詮釋著家與愛的真諦,營造著平凡家庭的幸福與和諧之美!
互敬互愛營造家庭和睦氣氛
一個和諧的家庭,離不開家庭成員之間的互敬互愛,互相尊重,夫妻關系和諧應該家庭和諧的基石,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李秀蕓和丈夫都出身于地道的農民家庭, 1999年結的婚。婚后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婚后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但他們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他們互相扶持,共同擔負起照顧老人孩子的家庭責任,十幾年來,發生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不斷催化著使他們的感情日益融洽濃厚、家庭和睦快樂。處理家庭矛盾,他們有自己的經驗,那就是當有矛盾發生的時候,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進行換位思考,什么事情都能夠迎刃而解。所以在這個家庭里,很少出現矛盾沖突,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結婚18年了,他們夫妻兩個幾乎沒有當著老人、孩子的面大聲爭吵過。他們說,一家人和睦相處,開心過活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感恩知足婆媳之間以心交心
婆媳關系應該是家庭關系的重要方面,也是關系家庭和睦、幸福美滿的要素之一。人都說天下的婆媳關系最難處,是一對天生的矛盾無法解決。可李秀蕓從來不這么認為,她自從結婚以來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她能夠把婆婆看作母親來愛戴,婆婆也盡力為他們的家庭排憂解難。在與婆婆的相處中,她說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溫暖。從結婚到現在,她沒有和婆婆紅過臉,吵過架,相敬如賓,相處融洽。婆婆孩子眾多,是經歷過苦日子的人,李秀蕓能理解他們那個年代過日子的不易,和丈夫心存感恩,滿懷孝心,友善對待老人。平時對婆婆噓寒問暖,關心她的生活起居。婆婆身體不好,需要經常吃藥調理。為了保證她的身體健康,經常會買些各種適用藥品、水果,讓老人增加營養、滋補調理身體。婆婆生病的時候,及時去看醫生。家里的活,他們盡可能都自己干,不讓老人累著。多年來,婆婆教會了李秀蕓做飯,搞家務,帶孩子,她們相處如親母女,連孩子的姑姑都說,婆婆對媳婦比對她還好呢!正因為如此,婆婆盡心盡力幫她們照顧一雙兒女,讓他們上班沒有后顧之憂。可見,人心是可以換取的,你真心對待了別人,也定會收獲真心。感恩老人的養育之情,就照顧孝順老人,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千萬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全心投入引導孩子全面發展
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更是和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作為家庭的中心成員,父母在生活中的對孩子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他們一直引導教育孩子在學校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在社會和家庭中尊老愛幼,知足感恩;在公共場所,要自覺遵守公共道德,樂于奉獻。從小使孩子樹立愛心和正義感,感恩生活的擁有,力所能及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一雙兒女的表現令人十分欣慰。他們在學習上都非常上進,成績每每名列前茅,助人為樂、尊敬師長、尊老愛幼的優秀品德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顯現,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尤其令我們自豪的是,兒子今年考入了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他求學之路的新篇章。他們全家人也堅信,兒女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擁有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他們說自己也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在社會上是好公民,在單位中是好職工,在家庭里是好兒女、好父母。家庭要和美,成員只要懂得感恩、心存寬容,就會幸福常伴。他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他們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知足感恩,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他們的日子平平凡凡,不那么大富大貴,但平凡的日子中幸福滿溢,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