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6】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圖)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97affc6c4004e14f.jpg)
2016年,張家川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計委的精心指導下,以推進健康張家川為主線,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改革,穩妥有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5d304de8ef716e1a.jpg)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全面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6年,根據《甘肅省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甘政辦發〔2015〕144號)要求,我縣將縣級公立醫院補償由醫療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醫療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縣財政持續加大經費投入,每年為兩家縣級公立醫院撥付改革補助經費400萬元,并及時撥付公立醫院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工資補助,財政補償機制不斷完善,確保了公立醫院正常運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健全。2016年全縣新農合參合率為98.38%,人均籌資標準達到540元,其中農民個人繳納120元,各級財政補助420元,全年共籌集新農合基金1.62億元。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鞏固。全面執行醫療衛生計生機構臨床使用藥品和試劑、耗材等實行網上集中采購配送政策,加強對基本藥物網上集中采購配送和使用的監管,對15家配送企業藥品配送情況進行排名,實行末尾淘汰制度。投資250萬元的縣醫院重癥醫學科、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兩個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馬關、恭門、張棉3個衛生院業務用房及職工周轉宿舍建設項目已竣工。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以“平安醫院”、“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創建活動為契機,嚴格落實醫務人員“四個排隊”、醫療機構“八個排隊”和22項核心制度,認真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執業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醫療質量不斷提升。圓滿完成了“韓紅愛心?百人援甘”大型義診活動各項工作。中醫藥工作全面加強。大力開展全省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創建活動,今年將恭門鎮中心衛生院確定為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進行創建,組織完成了對全縣第二批三級中醫師承教育工作的考核。積極組織衛技人員參加全省西學中、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大力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全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開展衛生綜合監督執法工作,加強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管理,全年共監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75家,公共場所127家,學校293家,生活飲用水單位7 家,放射診療機構5家;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30起,實施行政處罰30家,罰款金額3萬余元,全縣公共場所衛生監管水平不斷提高。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ad076eb5d5e0aa8f.jpg)
公共衛生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40元提高至45元,全年共到位資金1256.84萬元。2016年確定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管理年,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先后召開了公共衛生規范管理年工作會議、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推進會議和前半年基本公共衛生工作考核通報會議,針對居民健康檔案、老年人體檢、慢病隨訪等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扎實有效的整改。截至11月底,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9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6.3%,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88.2%、規范管理率81.3%,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97.8%、規范管理率75.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86.9%、規范管理率71.3%,國家免疫疫苗接種率98.85%,0—6歲兒童系統管理率98.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8‰,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協管等工作任務全面落實。傳染病防控工作不斷加強,1—11月份,全縣共報告乙、丙類傳染病15種934例,報告發病率262.01/10萬,傳染病網絡報告及時率為100%,無重大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加強婦幼保健工作,扎實開展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工作,共檢查3000人,完成率為100%。認真實施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補服葉酸、婚前醫學檢查和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等一系列項目,婦幼保健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dc29a57ce01a79cb.jpg)
計劃生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認真貫徹執行《甘肅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甘肅省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細則》,穩妥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將生育保健服務證的登記權限下放到各鄉鎮計生服務站,進一步方便了基層群眾。將《新條例》和《細則》印制成宣傳手冊,發放到戶,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和輿論引導。截止2016年11月底,全縣共出生4016人,出生率12.06‰,自增率7.82‰,符合政策生育率97.78‰,綜合節育率達85%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趨于正常。扎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截止11月底,共檢查目標人群3409對(6818人),完成全年任務(3300對)的103.3%。為獎勵扶助對象、特別扶助對象、資金“少生快富”對象、二女結扎戶一次性獎勵對象、特殊困難家庭,發放獎勵資金330.4萬元。積極爭取縣財政為計生“兩戶”3189人代繳新農合、新農保資金105.4萬元。同時,協調縣民政、人社、農業、扶貧等部門在各項惠農政策中全面向計劃生育家庭傾斜,使農村計劃生育“兩戶”家庭真正得到了實惠。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a98c17338c89727c.jpg)
健康促進模式改革順利推進。認真落實省、市《關于健康促進模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成立了張家川縣健康促進模式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張家川縣健康促進模式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張家川縣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財政、教育、國土等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健康促進工作合力,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健康促進模式機制進一步健全。2016年,全縣共有目標人群37147人,截止11月底已健康體檢33060人,體檢率為89%。根據體檢結果,對篩查出的亞健康和患病人群進行分類,并建立健康檔案。堅持以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在縣廣播電視臺開辦《養生堂》節目專欄,每周播放2期;將中醫適宜技術、衛生惠民政策、常見病防治知識等制作成健康文化墻,引導居民學習和掌握,并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健康沙龍,截止11月底,全縣各級醫療機構共制作健康文化墻5923平米,組織開展健康沙龍1135次,開展各類健康巡講642次,受教育群眾10萬余人(次)。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441656d05c081fd8.jpg)
衛生計生精準扶貧深入開展。72個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2016年度大數據錄入、糾錯工作,信息正確率為100%,全面完成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183戶、77269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病因調查工作。認真實施全縣精準扶貧“三戶一孤”人員大病救助保險全覆蓋項目,為全縣111166名精準扶貧“三戶一孤”人員全部辦理了重大疾病提前給付保險、疾病身故保險、意外傷害身故保險、意外傷害殘疾保險等四類大病救助保險,解決了貧困人口因病、因災致貧返貧“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完成了全縣22165名貧困人口和15個貧困村退出醫療衛生部門驗收認定工作。積極落實貧困參合人口住院補償提高5個百分點的精準扶貧優惠政策,1—11月份,全縣新農合共補償貧困人口7527人次,普惠政策報銷金額2318.9萬元,提高5%后報銷金額2455.6萬元,共提高優惠金額136.7萬元。認真落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將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截至11月底,累計報銷貧困人口804人次,報銷金額198.8萬元。
![](/Files253/BeyondPic/2016-12/30/161230103004c5889957c2356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