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2/22/16022210472bf29023e735ca22.jpg)
基礎建設取得新突破,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工商經濟較快發展……這些民生項目與你我的幸福感同頻共振。日前,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張家川縣各項民生支出20.31億元,年均增12.8%。
“民生支出實現持續增長,反映出張家川縣財政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以及財稅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和財稅體制機制的日趨完善!笨h財政局負責人告訴筆者。
翻開“賬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五”期間全縣財政的“錢袋子”是如何使用、怎么管理的。
“十二五”末,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4.98億元,年均增長10.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517元,年均增長13.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33億元,年均增長12.6%。財政收入達到2.32億元,年均增長17.7%。財政支出完成20.31億元,年均遞增12.8%,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規劃財政支出目標。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73億元,年均增長1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07億元,年均增長15.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50元,年均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03元,年均增長16.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萬元GDP綜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十二五”規劃目標內。
基礎建設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間,共爭取各類項目867項,到位國家、省市資金34.2億元。實施各類項目399個,累計完成投資88.5億元。到位省市財政專項轉移支付資金38億元。實施60周年縣慶項目57項,到位資金7.24億元。實施了安全飲水等農村高標準“六化”工程、阿陽中學等教育“8+2”工程、集中供熱等城區“雙十工程”和羲皇阿膠等工業“六大六小”工程。啟動實施了交通三年大提升計劃,天平鐵路張家川段通車運營,莊天二級公路和縣城至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建成通車,改寫了我縣不通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歷史。建成5條100.5公里通鄉油路、116條285.3公里通暢工程和3858公里農田道路,全縣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投入3.38億元,新建中小學校舍15.2萬平方米,消除中小學D級危房7.01萬平方米,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實施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89個,縣醫院、縣中醫院成功晉升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新農合制度得到鞏固和發展,參合率穩定在96%以上,累計補償293.7萬人(次),報銷金額達4.4億元。全面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11.75萬人納入養老保險保障。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動態調整機制,發放低保資金7.07億元,年均增長7.8%。下撥農村救災資金4784.5萬元,為1.04萬人發放城鄉困難救助金475.3萬元。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56億元,完成龍山鎮清水河流域等10個片帶69個整村推進項目。全面啟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五年減少貧困人口10.11萬人。“清真餐飲”、“民族家政”等特色勞務品牌效應顯現,累計輸轉富余勞動力30萬人(次),創勞務收入40.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