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1/29/1601291124be764d61cb2f5f0e.jpg)
1月28日早上10點,早晨的寒氣還未退去,在馬關中學的一樓兩間教室已熱火朝天,100多名穿著統一制服的貧困戶在由馬關鎮政府主辦、縣勞務辦和縣職教中心承辦的“伊香拉面師”培訓班進行認真培訓,這是張家川縣“百日萬名”勞動力培訓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參加培訓的是來自馬關鎮全鎮17個行政村的群眾,他們大多都有外出打工的經歷,其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最大的將近50歲。
馬啟亮是石川村人,從他稚氣未脫的臉上很難相信18歲的他已在外打工兩年。他告訴筆者,“聽到鎮上有免費的拉面師培訓,我早早的就報名了。以前一直在學校的餐館打工,沒有接受過正式的培訓,干的是臟活累活又掙不到錢,正好借這次機會學校假期想自己學好拉面技術,拿到拉面師資格認證證書,等我學會了,也想出去開個拉面館,當個小老板。”
王康寧是東莊村人,一家四口的生活壓力都壓在他身上。他告訴記者,“我以前村中的玩伴在學成拉面師技能之后在銀川當了牛肉面館老板,我就想報名參加了這個培訓班,自己是這個家庭唯一能掙錢的勞力,但沒有技術,一年到頭也掙不了錢,白白辛苦,參加完拉面師培訓過完年后想到外面打工,不能一直守在村上,先掙錢娶媳婦。”
馬國梁是馬堡村人,今年23歲,一直在杭州餐館打工,他告訴筆者,“我一直在外面的餐館干,面我會拉,就是一直給別人打工,掙不了錢。我們村上在外面開面館的人很多,我也想自己開面館,但我們家是貧困戶,沒有資金,今年準備把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貸上后,和我哥和嫂子去外面開一家面館,給自己打工。”
清真餐飲業是張家川縣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三大富民產業之一。馬關鎮黨委書記蘇永平說,清真餐飲業是馬關鎮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伊香拉面師”培訓是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最佳措施,我們一定把培訓組織好,實施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掌握一技之長,早日脫貧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