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15年,張家川縣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的工作主線,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更加注重長遠發展、更加注重普惠民生、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更加注重統籌兼顧,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富民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均衡發展、社會治理能力建設上實現新提升,強力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近期,張家川新聞中心將推出《回眸2015》專題報道,通過多種形式,展現2015年全縣各項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新經驗,進一步激勵全縣上下為實現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建功立業。
張家川縣青少年活動亮點紛呈
2015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扎扎實實地開展青少年培訓和青少年文藝創作、比賽和文藝惠民活動,成績顯著,特色鮮明,亮點紛呈,推動了全縣青少年校外教育事業的大發展。
以活動為載體,開展文化活動。積極以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和節日文化活動,主要活動有:2015年2月4日,中心的舞蹈《春曉》、《舞動的旋律》參加了張家川縣2015年迎新春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晚會;2月5日,舉了以“祝福祖國?放飛夢想”為主題的2015年張家川縣首屆迎新春少兒春節聯歡晚會;2015年7月,參加第八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展演榮獲金獎一一“小荷之星” ,蘇小霞老師被授予“優秀編導”、“ 小荷園丁”榮譽稱號,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被授予“小荷之家” 榮譽稱號,這是我縣少兒舞蹈在全國舞蹈展演中第一次獲此殊榮,也是全省入圍4個作品中唯一榮獲本屆展演金獎——“小荷之星”的作品。中心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注入了強勁的活力,為全縣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增磚添瓦。
爭取項目資金,建立基層活動站。為了能使全縣農村青少年兒童有一個健康文明的校外活動場所,在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縣教體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爭取福利彩票項目資金,依托鄉鎮學區,充分利用閑置教室,進行投資改造,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建立鄉村青少年兒童活動場所,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特專長技能培訓等活動,讓農村青少年兒童也能夠享受到校外教育資源。目前,已在胡川學區、恭門學區、大陽學區、龍山西小、連五學區、閆家學區和龍山學區建立7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基層活動站,現已掛牌運行。
做好“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一一少數民族舞蹈課堂”活動。205年10月,省舞蹈家協會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選為“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一一少數民族舞蹈課堂”實施基地,并在全縣7所學校(閆家學區、恭門學區、胡川學區、龍山學區、龍山西小、大陽學區、連五學區)實施。“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一一少數民族舞蹈課堂”是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在全國實施的一項文化惠民工程,它致力于縮小城鄉兒童素質教育差距,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樣的藝術教育。這項活動在我縣的實施,也必將在張家川廣大農村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藝術的種子,讓孩子們享受到良好舞蹈藝術熏陶,從而喚醒舞蹈的靈性,培養良好的審美素養,讓一個個稚嫩的夢想插上舞蹈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