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今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中央和省、市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搶抓西部大開發、新一輪扶貧開發等重大機遇,緊緊圍繞“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的全縣工作主線,積極實施“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張家川縣新聞中心現開設【亮點工作】專題系列報道,對全縣上半年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回顧,進一步激發全縣人民為完成年初既定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產業帶動 完善基礎設施
努力推動連五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6c5bc94f6a8f91e8.jpg)
連五鄉共有14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3445戶,總人口16898人,其中回族人口11170人,勞動力11918人,共有耕地面積35164畝,其中糧田面積28404畝、林草地6760畝,人均占有耕地2.08畝,是一個以種植業、養殖業、清真餐飲服務業和勞務輸出業為主的農業鄉。
今年以來,按照全縣“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鄉黨委、政府搶抓全鄉被列為全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鄉的大好機遇,堅持把“369”扶貧攻堅計劃作為推動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以助農增收為目標,全面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695630141b8e17bc.jpg)
改善基礎條件筑巢引鳳。在四合村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022.2萬元,完成了60戶易地扶貧搬遷主體工程建設,今年在陳家村規劃30戶異地搬遷新農村建設項目,現已完成選址。投資80萬元完成贠家至張家沙化路,配合縣交通局實施了4條13.7公里交通道路硬化,配合縣扶貧辦完成全鄉8條14.7公里通組道路硬化,基本實現全鄉通村組道路水泥化。在中渠、高莊、連五等五個村實施“一事一議”巷道硬化5.2萬平米。在蘭家村正在實施創建改善人居環境市級示范村,在張家、黃家實施了春季退耕還林720畝, 配合水保站在全鄉荒蕪坡地栽種刺槐2950畝。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2c552fa4918b3254.jpg)
優勢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一是草產業迅速擴張。依托天水嘉禾草業公司,全鄉流轉土地11200畝,集中連片種植紫花苜蓿6000畝,分散種植4400畝。二是養殖業不斷壯大。在繼續完善現有14個養殖廠的基礎上,今年新建養殖小區4個,新增規模養殖戶20戶,在中心、李家等5個村投放扶貧種羊2090只,目前完成了農戶的初評審核。全鄉累計建成標準化養殖場18個,規模養殖戶達240戶,羊存欄量達1.25萬只,牛存欄量達3400頭。三是設施蔬菜發展強勁。全鄉完成雙壟溝玉米種植9000畝,今年在馬咀村新建了鋼架大棚50座;完成了普通蔬菜大棚改造200座,年創經營性收入90萬元。四是清真餐飲服務業效益明顯。依托“伊香拉面師”培訓基地,全鄉培訓學員120人(次),今年全鄉新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1家,累計達到221家,完成勞務輸轉4000人(次),預計年創勞務收入四千萬元。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d09188f47b51ddae.jpg)
改善民生條件激發活力。在教育衛生方面,鄉中心幼兒園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中心、四合投資500萬元新建小學及幼兒園,在中學投資400萬元修建宿舍樓,投資200多萬元完成了鄉衛生院業務樓項目建設,各村成立了村衛生室,完成了鄉政府搬遷,小城鎮建設,100米人行道及360米排水管道鋪設,1640平米街道鋪面開發。整合資金75萬元,完成了5村文化廣場建設,并配備了各類健身器材。在四個村新建日間照料中心,成立老年幸福院,在張家、中渠、高莊等4個村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每月在各村播放愛國教育電影2場。在連五、中渠發動群眾自籌資金安裝路燈45盞;全鄉注冊成立了2個電子商務服務站,鄉上成立了交管站,為農用車輛及摩托車免費辦理牌照及駕照,并定期不定期的上路檢查。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293cc0f1d3f98672.jpg)
突出精準扶貧助雙聯。一是全力實施整鄉推進及整村推進項目。在整鄉推進項目中,共計投入資金450萬元,327萬元用于一事一議巷道硬化,73萬元用于高莊村改善人居環境,投資20萬元在馬咀村建設高標準鋼構蔬菜大棚25座,投資30萬元在高莊、馬咀村新建標準化養殖場2座。在整村推進項目中,投入資金985萬元,在中心、李家投入120萬元實施危舊房改造30戶,投資209萬元投放扶貧種羊2090只,投資150萬元成立產業發展互助協會6個,投資500萬元硬化道路4條12.5公里,投資6萬元用于六個村信息化建設。二是嚴格程序,合力推動扶貧攻堅。鄉上成立了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雙聯扶貧工作站,為貧困村下派第一書記與雙聯扶貧工作隊,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廣泛宣傳動員,嚴格對照程序,采取倒排序的方式, 經反復篩選復查,前后兩次減貧人口883戶3874人,納入正真困難戶返貧169戶700人,最終精準識別了640戶,2958貧困人口。按照“兩公示一公告”的要求接受監督,確保公示公正,群眾沒有任何異議。三是雙聯工作繼續深入推進,今年省市縣三級幫聯單位共計投入幫聯資金63.5萬元,其中省煙草公司投資50萬元在馬咀村建設蔬菜大棚,縣文廣局投資2.4萬元為70戶群眾拉自來水、購買辦公器材,縣法院為六個村各幫扶電腦一臺。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59c22347909d4a88.jpg)
創新黨建夯實執政基礎。今年年初,對班子成員重新進行分工,對駐村干部及業務專干進行了適當調整,制定了階段學習計劃,每周一三五組織干部集體學習。加強反腐倡廉及兩個責任主體建設,對四合村支部書記進行免職,對一名違紀鄉干部給予黨內警告及行政記過處分;在各支部共選拔后備村干部84人,下派了14名科級領導及優秀年輕黨員干部擔任村第一書記。年內發展黨員6人,嚴格黨內組織生活,每月10號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規范村陣地建設,年內改擴建村陣地三處,張家村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兩個村正在建設,在腰莊、陳家開展陽光村務活動,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全鄉開展陽光村務活動。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狠抓后續整改工作,堅持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改進作風的成效體現在鄉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中。
![](/Files246/BeyondPic/2015-9/19/1509190956a5f834bf16dd638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