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梯展平田疇綠 萬畝造福千秋業
——張家川縣重整沃野完成高標準生態梯田54.95萬畝
隆冬時節,站在隴山流域的最高處,筆者看到阿陽大地綿延數里的層層梯田靜臥在群山和村莊的懷抱中,一層層、一片片爬升的梯田,宛如一組組激情飛揚的五線譜,格外引人注目。昔日荒蕪的黃土高原,煥發出綠色的生機和蓬勃的希望。
![](/Files243/BeyondPic/2015-1/16/15011611024550d290d21431a7.jpg)
張家川縣地處隴山腳下,群山巍峨?v貫全境的六條山梁溝壑縱橫重疊。境內人多地少、溝多地少、坡多地少,水土流失嚴重。面對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貧瘠的土地質量,歷屆縣委、縣政府把改造自然、勵志斗貧,堅持修筑生態梯田作為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歷時四十多年,境域內現已修筑標準生態梯田54.95萬畝,梯田化程度達96.13%,基本上實現了縣政府提出的“耕地梯田化”的奮斗目標。尤其是近年來組織實施的萬畝機耕梯田,更顯示了張家川回漢兒女大力治理自然、努力改善生態條件的堅強決心和造福桑梓的宏偉信念。
![](/Files243/BeyondPic/2015-1/16/15011611025b091be51380ce1e.jpg)
銀帶繞梁似流水,白龍纏溝賽玉盤。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張家川縣高標準規劃當年機耕梯田任務,在縣域東、中、西部的12個鄉鎮,八杜溝流域、高溝流域、胡川張堡片區、張棉王家梁、馬鹿白楊溝等15個建設片區,部署梯田工程建設。按照《沿等高線、大灣就勢、小灣取直》的原則,精心組織施工。當年共投入修梯機械210臺,歷時八個月,在選定修建的等多處千畝機耕梯田建設點,完成高標準生態梯田2.15萬畝,為特色種植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上年底,縣上組織有關人員對新修梯田進行了工程驗收,近日又通過了市水利局組織的抽查驗收。
![](/Files243/BeyondPic/2015-1/16/1501161102bae01af1af1c8350.jpg)
萬畝梯田美如畫,千姿百態映關山。放眼遠望群山重疊百里阿陽溝壑梁峁的疊疊層層梯田,頗為壯觀美麗。張家川山更綠了,地更平了,田更肥了。
![](/Files243/BeyondPic/2015-1/16/1501161102ba31f608d3c0db5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