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3/BeyondPic/2014-12/12/20140924172058801.JPG)
12月10日下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影視中心座無虛席,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張家川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正為縣職業技術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專場演出。
“《關山月》全劇完美地展現了張家川濃郁的回族風情,舞臺效果特別優美,尤其是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張家川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為張家川人我倍感自豪”,縣職中高二醫學一班學生李玲玲對筆者說。
![](/Files243/BeyondPic/2014-12/12/2014-12-10-160734.jpg)
大型音舞詩《關山月》由序曲《月彎彎》,主體《關山殘月》、《關山古月》、《關山新月》、《關山明月》、《關山圓月》五個篇章,尾聲《四碗子感恩茶》幾部分組成。《月彎彎》主要歌唱張家川這片熱土悠久歷史和秀美風光。《關山殘月》通過歌舞和演唱,描繪清末時,張家川縣回族起義失敗后,流落到關山腳下,回漢民族團結共建阿陽古鎮的歷史。《關山古月》描繪了解放前回漢民族相濡以沫,肩并肩共同勞動,心連心共擔風雨,在血雨腥風的歲月里同心奮斗的故事。《關山新月》反映張家川回漢人民在黨領導下翻身得解放,回鄉大地充滿新希望,回漢群眾滿懷熱情建設新家園場景。《關山明月》歌唱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張家川民族畜牧業興旺、清真工業振興,發展日新月異的景象。《關山圓月》謳歌了今天團結祥和的張家川到處一片歡天喜地,三十三萬回漢兒女喜迎四海賓朋的熱鬧場面。尾聲《四碗子感恩茶》,歌唱回族群眾對偉大祖國母親的感恩,為五湖四海賓客獻上迎賓蓋碗茶。
“以前老是聽爺爺講起當年的苦難歷史,覺得無法想象,今天看了《關山月》終于有了直觀的感受,這讓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高一種植班學生馬家俊告訴筆者。
《關山月》自縣慶60周年演出以來,包括省內外領導、文化藝術界朋友、縣域內干部職工、普通中小學生等各類觀眾對劇目舞臺效果及其文化內涵均贊不絕口,認為該劇已經真正成為張家川縣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Files243/BeyondPic/2014-12/12/2014-12-10-16091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