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黨員干部做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張家川縣堅持問題導向,廣泛征求和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狠抓各項問題的整改落實,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群眾感受到了新變化,以看得見的成效贏得了群眾信任。從今日起推出“教育實踐活動巡禮”系列報道,大力宣傳全縣教育實踐活動在整改落實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教育實踐活動巡禮】
張家川縣高標準“六化”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我們農村以前地陡、路窄、喝水難,干什么都不易,實在讓我們農家人愁啊,而現在地平了、水有了、路好了、山綠了!睆埣掖ɑ刈遄灾慰h木河鄉高山村支部書記肖克成樂呵呵的說。
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道路、飲水等方面入手,堅持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深入實施 “335”現代農業發展推進計劃,全力推進全縣高標準“六化”建設,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群眾幸福指數日益提高。
耕地梯田化。整合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土地開發整理等各類項目,2013年底,全縣累計完成梯田建設52.1萬畝,梯田化率達到92.6%,全縣已有11個鄉鎮231個村基本實現了梯田化。2014年計劃在八杜溝流域、高溝流域、石峽溝流域和胡川鄉張堡片區新修梯田2.62萬畝,使全縣梯田化率達到95.7%。目前,已新修梯田3600畝,完成投資241萬元。
飲水安全化。2005年以來,張家川縣以東峽、石峽兩座水庫為水源,建成5處規;r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14鄉鎮214村3.55萬戶17.74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化率達到88.3%。2014年擬建馬鹿梁、南山梁、劉堡梁管網延伸3處集中式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將解決7鄉鎮36村23625人和35所學校10913名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使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化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目前,馬鹿梁飲水安全工程已完成投資186萬元,完成水廠及凈水池建設,鋪設上水管道2350米。
農田道路網絡化。從2010開始,縣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1000萬元,在全縣完成農田道路建設1502條3858.9公里,覆蓋全縣村組的100%,基本實現了“農田道路網絡化”的預期目標,農田道路高標準化率達到43.4%。2014年計劃在連五鄉的贠家、張家、中心、李家等四村修建農田道路主干道9.3公里,總投資80萬元,配套混凝土、管涵等設施。年底使全縣農田道路高標準化率達到52.6%。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即將動工修建。
溝壑梁峁林帶化。2010年以來,實施了馬關韋溝、大陽后溝、胡川祁溝流域造林綠化建設,完成溝壑梁峁和梯田地埂綠化1.53萬畝,道路綠化120.6公里,林帶化率為45%。2014年,全縣以路線教育活動為契機,組織全縣雙聯單位和干部全面開展了春季植樹造林工作。全縣共完成溝壑梁峁造林1萬畝、林業生態工程建設14000畝;依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縣城北山綠化6000畝;完成公路綠化11條159.8公里,基本實現了全縣溝壑梁峁林帶化率達到95%的預期目標。
城鄉清潔化。2013年,張家川縣以“一池兩改三化”和“五清五改”為主要內容,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了莊天二級路倉下—張棉、馬河—縣城兩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全縣共修建垃圾收集池596個,垃圾填埋點6個;硬化道路542.3公里,建設橋涵23座;完成異地扶貧搬遷1825戶,農村危舊房改造12636戶;全縣城鄉清潔化率達到了53%。2014年,全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核心,計劃新建垃圾收集池700個,垃圾填埋點15個,在平安鄉磨馬等5村實施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依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硬化小巷道42.2萬㎡;實施易地扶貧搬遷911戶,完成危房改造1500戶;年內建成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3個,環境整潔村20個,年底使全縣城鄉清潔化率達到95%。截至目前全縣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修建垃圾屋54個,垃圾填埋點6個,配備垃圾清運車12輛、手推式垃圾保潔車202輛、移動垃圾分類收集箱291個、分類式垃圾桶2263個、垃圾桶1236個、購置清掃工具87套、吸糞車6輛,清運垃圾690.3噸;設置水源地警示牌18塊、設置環保宣傳欄和公示牌124塊、大型項目宣傳牌8塊。建設污水管網710米、沉淀池2座、建設蓄糞池52座;完成危房改造676戶,危墻改造10753米;道路硬化31.7萬㎡;美化亮化110907㎡。
耕作機械化。2013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2.33萬千瓦,各類農機具擁有量12840臺(套),全縣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37.53%。2014年,計劃依托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新增各類農機具2000臺套,使農機總動力達到13.5萬千瓦,各類農機具擁有量14840臺(套),全縣主要農作物農業機械綜合作業水平達到67%。今年在第一批農機具購置補貼中補貼各類農機具476臺套,全縣各類農機具擁有量累計達 22296 臺套,農機總動力達12.62萬千瓦。截止目前,全縣共完成機耕35.2萬畝,機播0.1萬畝,機收 7.5 萬畝,機深施化肥10.8萬畝,機旋耕6萬畝,機械鋪膜4.5萬畝,全縣耕作機械化水平達37.57%。西部六鄉鎮共完成機耕16.26萬畝,機收 3.3 萬畝,機深施化肥6.8萬畝,機旋耕6萬畝,機械鋪膜4.5萬畝,耕作機械化水平達41.51%。全縣機耕、機播(秋播未開始)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預計全年全縣機耕達50.5萬畝,機播達10.5萬畝,機收達 7.5 萬畝,全縣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達到 55%,已達到全國的中級階段,重點農作物綜合作業水平達到65%,基本實現了高標準耕作機械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