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良的黨參農場全景)
盛夏七月,甘肅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關鄉廟灣村漫山遍野黨參花開,藥農楊進良的臉上也笑開了花。筆者放眼往去,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黨參苗綠油油的,藥地邊的黃燦燦的向日葵也好像露出了笑臉迎接客人的到來。
(楊進良和打工回家的大兒子在藥田里)
而進財家庭農場主楊進良一家卻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全家投入到除草的戰斗中。360余畝藥地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再找人來除草,我們的成本會有所增加,加之今年藥價有所下降,因此只有全家老小上了,我二哥全家也幫助我們除草,我們每天加班加點的除草,為的是讓藥草長的更有質量一些,雖然我們非常累,但一想起豐收后可以賺錢,我們就感覺不累了。
(楊進良一家人除草 )
(楊進良幸福一家人)
這次筆者來到楊進良的農場,發現以前看藥田住的窖洞不見了,藥田里多了幾間牢固的活動板房。他的辦公室里多了一個錦牌,上面寫著“天水市無公害中藥材種植行業示范基地”,這是天水市中藥材行業協會頒發給的,墻上還掛著一些藥材種植樣本和新聞媒體的報道資料。說起中藥材,楊進良的話題不斷,他完全就是一個土專家,他給筆者們曬他的種植經驗,一一介紹各種中藥材的種植方法,講到他已帶動了村里三十戶農民種植中藥材,楊進良顯得很有成就感。有時侯,看守藥田無聊時,我總會靜下心來寫一些日記,寫我每天守護藥田的故事,也會總結一些經驗,也會寫一些自己的感悟。這能緩解心理壓力,寫日記實際上也是一種發泄。楊進良邊笑著說邊讓筆者看他寫的日記,在他的日記里,有他種植中藥材的心得體會,也有他遇到困難時的思索。
(楊進良新購置了拖拉機)
說起種植中藥材的前景,楊進良始終顯得很樂觀。前兩年我已取得了成功,今年的面積大一定能成功,熬過了今年,一切都好辦,我會把在南方打工的兒子叫回來,讓他再不要給我們當后方掙錢,因為過了今年這個坎兒,我們就有錢了,360畝最少能收入一百多萬吧。等我有錢了,我就給村里投資辦一所幼兒園,讓孩子們從小早點受教育。
(農場被評為天水無公害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