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民生 傳遞關愛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掠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好,現在村上有了專業的防疫員,家里養的10頭牛,今年春季防疫都已經做完了。畜禽防疫有了保障,對于我們養殖戶來說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實惠。”日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西溝村村民陳堆金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牲畜防疫都是斷斷續續的,通過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縣畜牧中心給村里配備了專業的防疫員,防疫搞得很及時,效果也很明顯。
“搞好教育實踐活動,說一千道一萬,還得看實效,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內心認同,才是對我們工作的真正肯定。”張家川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站長張志明告訴記者,縣畜牧中心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以為民務實清廉為出發點,狠抓畜禽防疫工作,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通過這次活動,防疫人員思想上有了新的認識,服務群眾觀念也增強了,都能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參與防疫工作,有效保證了鄉村畜禽防疫工作科學有序開展,也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
張家川縣畜牧中心從群眾利益出發,深刻查擺“四風”問題只是張家川縣各級各部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例子。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張家川縣就圍繞“深化教育強宗旨、正風肅紀轉作風、真抓實干樹形象、堅強組織增活力、凝心聚力促發展、服務群眾惠民生”的總體思路,組織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以真切的態度聽取群眾呼聲。要求縣級領導干部上門走訪各界群眾不少于100戶,科級干部走訪群眾不少于50戶,截至目前,共征求意見建議17209條,歸納梳理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4643條。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縣四大組織領導帶頭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帶頭騰退了超標辦公用房,清理超標車輛,壓縮“三公”經費,改進了文風會風。全縣共調整清理辦公用房4285平方米,會議文件較去年同期精簡21%;全縣所有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簡化辦事程序,公開辦事流程,改進服務態度,“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懶散慢”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彰顯民生情懷的舉措,讓民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密切了黨群關系,切實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
此外,張家川縣還在全縣鄉村黨員干部中全面推進了“代辦式”便民服務活動,由鄉鎮確定駐村干部為便民服務代辦員,村黨支部確定一名村干部為協理員,縣直相關部門確定一名業務人員為辦理員。在縣上設立政務大廳,在相關縣直職能部門設立代辦服務窗口,在鄉鎮設立代辦服務辦公室,在村設立代辦點,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形成鄉鄉都有便民服務中心、村村都有便民服務代辦點的便民服務網絡,為行動不便、年齡較大的群眾日常辦事搭建了快捷便利的服務平臺。自開展“代辦式”便民服務以來,全縣共受理民政救濟、計劃生育審批、合作醫療報銷、戶籍登記等事項3.02萬件,辦結2.98萬件,辦結率98.7%,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