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刻,張家川縣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在全縣掀起了以“進村社、進農戶、進市場、進田地,幫辦實事、幫解難事、幫調糾紛、幫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四進四幫活動。把以春耕備耕為主的農業生產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力抓手,在農業生產中接地氣、轉作風,為全年農業豐產豐收開好頭、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進村進戶促春耕。全縣農業、畜牧、水利、雙聯單位干部進村進戶上門征求意見,同時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政策宣講、矛盾糾紛排查、幫辦實事。一是深入調研,熟悉基層情況,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加深與群眾的感情。二是宣傳政策,認真、及時、準確地宣傳各種惠農政策,提高群眾知曉率。三是做好服務,積極幫助困難戶解決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近期,農業局技術人員深入龍山鎮、川王鄉、連五鄉發放蔬菜育苗種子460多袋,價值18000多元。四是維護穩定,協助做好思想疏導、溝通協調等工作,化解各種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田間地頭助春耕。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鄉鎮、深入村組、深入田間地頭把生產一線作為鍛煉干部的練兵場,查苗情、墑情、病蟲情,全面掌握春耕生產動態,積極開展工作。一是農技、農機、植保、種子等站結合當前頂凌覆膜工作,積極協調調儲各類化肥22萬噸,農藥8噸,地膜600噸,玉米雜交種9.6萬公斤,胡麻良種5萬公斤,優質馬鈴薯280萬公斤,農機具500臺(套),為春耕生產正常開展提供了物資保證。二是開設便民服務窗口,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在頂凌覆膜工作開展以來,農業干部職工堅持 “5+2”工作制,堅守工作崗位,簡化地膜、農機具、除草劑發放手續,做到熱情服務,樹立了良好窗口形象。
試驗示范帶春耕。張家川以“三區三業五帶”現代農業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全縣規劃創辦市級示范點2個,縣級示范點14個,為發展現代農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當前,經作站組成育苗突擊隊,在全縣7個標準化育苗基地開展蔬菜育苗和春季日光溫室科學管理工作,并啟動實施張家川縣高原夏菜品種展示園建設;農技站不斷摸索總結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在玉米生產上中存在的問題,創辦各類試驗、示范6項18個點次的試驗;能源站積極創新“三沼”綜合利用示范模式,為發展現代循環農業開創新局面;農機管理站服務前移到田間地頭,加大對農機具的檢修調試力度,為春耕農機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安全監管護春耕。縣農業執法大隊、縣植保站、縣農機管理站、種子管理站等執法單位,對全縣種子、肥料、農藥、農膜、農機具經營門店及攤點進行清理檢查。農機監理站積極行動,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春耕期間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為全縣農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技術培訓強春耕。縣農口單位下派技術人員包鄉蹲點,面對面、手把手傳授各種農業實用技術,解決群眾春耕春管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困難和問題。重點圍繞全膜雙壟溝播、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測土配方施肥、日光溫室、設施蔬菜栽培、中藥材種植、農村能源、生物防控等內容,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使農民較好的掌握各種農業實用技術,為農村培養發展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實用技術能手、土專家和田秀才。當前,共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群眾1000多人次,宣傳車18次,張貼標語20條,印發春耕生產宣傳資料3000多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