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0/BeyondPic/2013-12/19/1312191447033d4883d18f59a6.jpg)
2012年高標準農田項目落戶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省農發辦又下達該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兩年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縣農發辦把高標準梯田建設作為改善生產生存條件、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革命性措施,作為縣委、縣政府關注民生、富民強農的重大工程來完成好。
兩年來,該項目以劉堡鄉的王家梁為開發片帶,整體開發了劉堡鄉和張家川鎮2鄉鎮16村,使項目區內溝壑縱橫,梁峁交錯,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現狀得到了徹底改善,而且項目直接引領建成了縣域最具規模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將該片帶打造成了縣域的“最美農田”。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9/1312191447a2408e0aa32d8882.jpg)
截止目前,張家川縣2012年-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項目共完成開發任務1.8萬畝,項目總投資2402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601萬元,省級財政投資577萬元,市級財政投資64萬元,群眾自籌(投工投勞折資)160萬元。其主要建設內容為:襯砌渠道51.5公里,渠系建筑物484座,新修30m3水窖50座;修建1.7萬畝高標準水平梯田,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24萬畝,修建機耕路(砂礫路)87.4公里(其中干道30.9公里,支道56.5公里);干道栽植行道樹27800株;培訓農民6000人次,印發培訓資料6000冊,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馬鈴薯及玉米良種2500畝。
項目綜合采取水利、農業、林業和科技四大措施,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其中機修梯田9000畝,推廣旱作農業6000畝,測土配方施肥1630戶,推廣良種1500畝,栽植行道樹15400株,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雙提升,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項目區人均梯田由治理前的2.18畝提高到治理后的3.59畝,形成了 “田成型、土壤沃、樹成行、生態好、渠相通、路相連、雨水集、洪水防、科技帶、高效益”的良好格局,有力推進了項目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9/1312191447a047c5e928fa197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