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正揚帆 彰顯新跨越
——張家川實施“3341”項目工程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綜述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3/13111310246434d491ef87491b.jpg)
——1至9月,實現生產總值17.08億元、同比增長15.5%;
——1至9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1.41億元、同比增長13.3%;
——1至9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億元、同比增長18.1%;
——1至9月,實現財政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16.2%;
——1至9月,爭取項目85項,到位國家、省市投資7.49億元;開工建設項目75項,完成投資15.6億元。
——1至9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907.5元,同比增長16.6%。
——1至9月,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158元,同比增長19.6%。
今年前三季度,張家川縣經濟總體發展平穩,經濟總量繼續增加,一組組呈兩位數增長的數字,見證著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趕超發展、實現跨越的決心。張家川縣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上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抓投資、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促跨越的理念,堅持發展抓項目的工作主線不動搖,依托優惠政策,立足縣情實際,積極向上爭項目、爭資金,以大項目好項目拉動大投資、培植大財源、支撐大發展,大力實施“3341”項目工程,全力抓落實、干到位、創一流、爭上游,實現了主要經濟指標的大幅躍升。
2013年,是張家川項目數量之多、資額度之高,創歷史之最、發展提速、跨越趕超的一年。
今年,在60周年縣慶的強力拉動下,全縣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回鄉風情園一期工程、阿陽中學、文化廣影視中心、莊天二級公路、縣城—秦安隴城公路改造工程等重大骨干項目如期竣工,城區“雙十”工程建設進展較快,“三區三業五帶”建設扎實推進,“三大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工業“雙五”工程總體進展良好, 呈現出逆勢走強、整體前移、高位運行、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彰顯了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趕超的強勁勢頭。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3/13111310245d60b677e98dbdf1.jpg)
大項目促進大建設大發展
近年來,張家川全方位謀劃項目平臺,以大項目促進大建設、大發展。認真落實全省“3341”項目工程,進一步完善了農業、工業、交通、商貿流通、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的工作思路。在農業方面,規劃了“三區三業五帶”發展布局,提出了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皮毛販運加工業的總體思路和“耕地梯田化、飲水安全化、道路網絡化、溝壑梁峁林帶化、城鄉清潔化、耕作機械化”的“六化”目標。在城市建設上,謀劃了“雙十”工程。在城鎮化建設方面,圍繞把縣城建設成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富有活力的隴上特色民族城的奮斗目標,提出了“南北拓展、東西延伸、改建并舉、綜合開發”的思路和“擴大規模、增大容量、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的工作重點。在交通道路建設方面,提出了“出縣道路高等化、通鄉道路柏油化、通村道路水泥化、村內道路全硬化”的發展思路。在工商經濟方面,提出了做大“三個園區”、實施“雙五”工程的總體規劃和“立足資源優勢、強化扶持指導、完善服務體系、突出優勢產業、逐步做強做優”的發展思路以及以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流通業為重點,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以三鎮為依托,強力促進工商經濟快速發展的工作要求。在教育上,提出了三年教育大發展、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8+2”工程等。同時,在文化旅游、衛生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這些工作的理念、思路和總體規劃,為張家川當前和長遠發展制定了宏偉的藍圖,明確了工作的著力重點和主攻方向,從而形成了宏觀上有指導、中觀上有抓手、微觀上有部署的發展思路和工作體系,為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提升優勢、增強后勁、促進發展的主抓手,圍繞“3341”項目工程和全縣總體發展思路,搶抓機遇抓項目,謀劃各類項目369項,總投資501億元。相繼實施了一大批拉動投資快、產業關聯大、輻射帶動廣、發展后勁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今年,全縣共爭取到位項目85項,到位國家、省市投資7.49億元;開工建設項目75項,完成投資15.6億元,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同時,利用節會搭臺促開放,成功舉辦了60周年縣慶活動,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評,促進了各族干部群眾思想觀念的解放,極大地提升了張家川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合作發展魅力,引進了一大批招商引資項目,促進了開放開發。以60周年縣慶活動為平臺,共爭取到各類項目88項,落實資金37.87億元,擬爭取國家投資22.4億元,已爭取到位項目37項,總投資15.52億元,落實國家投資6.68億元,新簽約項目26項,到位資金7.74億元。項目數量之多、投資額度之高,創歷史之最。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3/1311131024aeb0ef083579b5ab.jpg)
大招商促進大開發大開放
積極實施“引大引強入張”工程,搭建重大招商平臺,以大招商促進大開發、大開放。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先后在北京、西安、山東、河北、蘭州等地召開招商引資推介會,在更大范圍宣傳推介張家川。由張家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一對一、點對點開展招商活動。據統計,今年元至9月,全縣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8項,總投資38.845億元,到位資金11.61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47%。
張家川充分利用資源、人脈、誠意,瞄準央企和國內知名大企業、瞄準戰略新興項目。張家川先后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河南洛陽鋼鐵集團、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國電電力海隆(大連)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馬鋼集團、青島博朗峰實業有限公司、青島安泰信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或達成了投資意向,成功引進了太極集團(重慶) 、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公司、江蘇徐工集團和天水天祥集團等知名大型企業落戶,使“引大引強入張”實現了重大突破,全面拉開了張家川工業跨越發展和經濟崛起的大框架。
![](/Files239/BeyondPic/2013-11/13/13111310240890df4e3555f35f.jpg)
以大團結促進大和諧大繁榮
“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張家川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聲,是張家川歷屆縣委、縣政府不懈探索和追求的目標。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建設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示范市(市、區)的意見》,張家川被確定為全省“兩個共同”示范建設試點縣, 張家川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迅速在全縣選擇了3個鄉鎮為縣級示范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兩個共同”示范建設,并確定9個縣直單位對口援助3個示范鄉鎮。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將示范建設的各項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各單位。把項目建設作為示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上爭支持、外聚資源、內生動力,爭取和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社會事業等方面的項目,積極引導各族群眾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特色種植、勞務經濟等富民產業,使示范點的基礎條件發生了顯著改觀,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產業培育初具規模,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示范帶動效應明顯增強,形成了建設項目多、投資規模大、拉動效應大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爭取“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項目64項,總投資169453萬元,為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一項項重大項目和重大投資,在一組組位次躍升的指標數據背后,彰顯的是張家川各級黨政組織和干部自力更生、主動作為,時不我待、加快發展、轉型跨越,抓落實、干到位、創一流、爭上游的發展意識、速度意識和趕超意識,推動著張家川朝著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建設幸福美好張家川新的目標奮力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