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出一片新天地
——張家川縣木河鄉莊河村新農村建設側記
![](/Files239/BeyondPic/2013-11/6/131106090287268c10574e29eb.jpg)
“黨和政府異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把我搬到了福窩窩里了。”像馬國義一樣通過異地搬遷住進新房的農民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莊河村已經有40戶203人。
記者來到通過異地搬遷建設的莊河新農村時,只見一座座統一規劃的樓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寬敞的水泥路筆直向前,直通每家每戶家門前,綠化帶上種滿了銀松、華山松和綠草;如今走進新莊河,美麗干凈整齊的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
這樣漂亮整齊的場景,連莊河村村支書馬繼東也感慨萬分。“我們村是一個由6自然村組建而成的大家庭。”他說,“其中莊河村一組全部住在山上,村民出行難、群眾看病難、孩子就學難,現在通過異地搬遷全部搬到川區來了,異地搬遷建設的新農村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整體環境看,比城市里的現代居民小區也差不到那里去!”
記者隨手推開一家大門走進院子里,眼前的情景令人羨慕不已:沼氣池直通廚房,太陽能里的熱水同時供給衛生間和廚房,淋浴器、坐便器……衛生間里一應俱全。
“硬化的院子為什么分前后兩個,并安裝前后兩個大門呢?”
“前院的大門主要圖方便、美觀、出進行走,牲口和農運車出進會弄臟院子,所以就考慮設計了后門。”這家主人答道。
據介紹,莊河村異地搬遷新農村占地面積46690平方米,每戶建筑面積192平方米,共集中安置109戶545人,現已入住40戶203人。
“建成的新農村,老百姓都愿意搬遷嗎?”
“以前,搬遷要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經歷了今年幾次大的自然災害,如今變成了‘我要搬’、‘盡早搬’。”馬繼東說,“搬遷下山后,很多村民紛紛尋求致富路,有的搞起了養殖業,有的在龍山鎮上做起了小生意,也有的辦起了小企業,實現了從農民到小老板的轉變。”
“現在我們新農村里的私家車已有10多輛。原來路況不好,有車也不能開!”今年37歲的馬曼生在武漢開有一家小餐館,指著自己新買的小轎車說。異地搬遷工作開始后,他是村里第一個主動報名搬遷的。雖然曾經也因為購房資金緊張而犯愁,但只要一提起眼下的幸福生活,他說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