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特色亮點】平安鄉2013年上半年特色亮點工作綜述
(2013-9-12 19:51:29)  來源:張家川新聞中心,平安鄉政府 作者:王耀文,李銳  打印本頁

  【編者按】今年上半年,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鄉鎮按照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精神,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迎縣慶、促跨越、倡文明”的全縣工作主線,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為總體工作思路,結合各自實際,倍加珍惜發展機遇,倍加推動轉型跨越,倍加營造良好環境,倍加維護社會和諧,倍加提升工作效能,在實現城鄉建設、三農工作、工業經濟、民生改善、社會管理等方面,培育和發展了特色亮點,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張家川新聞中心現開設《特色亮點》系列,對全縣15鄉鎮的特色及亮點工作陸續予以報道。

搶抓機遇求突破   凝心聚力促發展

——平安鄉2013年上半年特色亮點工作綜述 

  今年以來,平安鄉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鄉發展全局,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培育發展富民產業為抓手,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為載體,狠抓黨建、民生、維穩和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畜牧、馬鈴薯、勞務產業大發展,逐步打造全縣“肉羊養殖之鄉”、“優質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和“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開創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拓寬增收渠道,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一是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全鄉大家畜存欄5512頭,有千頭牛以上的村3個,有百頭牛以上的家庭養殖場2個,新增牛羊養殖大戶58戶。投資建成能容納500只羊的養羊小區1處,扶持養羊戶50戶,修建圈舍50座;建牛圈2棟;加大飼草料種植面積,種植優質牧草1000畝,全鄉分散種植2000畝。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使常規疫病免疫率達到100%。二是馬鈴薯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在縣農業局的扶持下,今年與豐收集團合作在新莊村示范種植馬鈴薯原原種500畝,搭建防蟲網棚100座,繁育一級種薯1500畝,全鄉種植馬鈴薯6000畝。啟動實施了馬鈴薯儲藏窖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前期準備工作。三是勞務輸出效益大幅提升。組織開展外出務工人員勞務技能培訓4期900人(次),極大地提高了全鄉務工人員的勞務技能和水平。積極培訓勞務經濟合作人,加大有組織輸轉工作力度,有組織輸轉人數達600人,輸轉總人數達1600人,創勞務收入2000余萬元。四是農業綜合效益極大提升。開展馬鈴薯種薯繁育、肉牛、肉羊繁殖、育肥技術等培訓3期,500余人(次);種植優質蠶豆、全膜玉米、中藥材2800畝;全面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243畝。

(新建的養殖小區一角)

  依托項目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改善

  一是加大“通暢工程”項目爭取力度。啟動實施了馬塬至鐵古、梨樹村通暢工程項目,全鄉通村道路硬化村達到7個,硬化率達87.5%。二是加大村內道路建設力度。拓寬、整修通組道路4.5公里。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村內道路12條7.45公里,修建水渠4.6公里,修建橋涵12座,修建護坡210立方米。三是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有序推進。爭取國家級土地整理開發項目資金300萬元,實施了土地整理開發項目,止目前,已整理開發土地1200畝,新修農機路14條9.6公里,馬原村寺院組1.3通組道路硬化工程已動工實施,工程將在9月底全面完工。

(平安鄉“通暢工程”建設)

  高度關注民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一是全面完成新農保及新農合資金收繳任務。收繳2013年新農保參保資金26.97萬元,參保率達100%,收繳2014年新農合參合資金37.344萬元,參合率達100%;二是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加大輟學兒童勸返工作力度,共勸返輟學兒童21人;三是加大惠農資金檢查力度,建立健全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制度和機制,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到了實處;四是全力開展搶險救災及災民安置工作。共安置轉移受災群眾72戶367人,設集中安置點4處,搭建帳篷60余頂,搶修路段12處,有力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五是高度重視群眾文化生活。舉辦了平安鄉第二屆民間藝術暨書畫展、平安鄉喜迎建黨九十二周年暨縣慶六十周年文藝演出、平安學區“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群眾積極開展災后重建)

  創新社會管理,全鄉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積極組織干部深入村組、農戶一線查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使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嚴格落實主要領導接訪制度,共接待上訪人員36人,解決事項32件;加強重點信訪人員教育管理,盡力解決信訪人員的合理訪求,全鄉再未出現超級上訪事件;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社會矯正人員及精神病人等特殊人員的管理,防止了意外事件發生;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組織聯戶干部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35起,調處35起,維護了全鄉和諧穩定。

攝影相關圖片
走進豐望蘋果園(圖) 初秋走草川(圖) 《軒轅鼓舞》 張呂牧場(圖) 張棉驛鄉風光(圖) 走進張家川平安牧場(圖) 走進天水機場(圖) 走進秦安桃花園(圖) 走進煙鋪櫻桃園賞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