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上半年,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鄉鎮按照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精神,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迎縣慶、促跨越、倡文明”的全縣工作主線,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為總體工作思路,結合各自實際,倍加珍惜發展機遇,倍加推動轉型跨越,倍加營造良好環境,倍加維護社會和諧,倍加提升工作效能,在實現城鄉建設、三農工作、工業經濟、民生改善、社會管理等方面,培育和發展了特色亮點,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張家川新聞中心現開設《特色亮點》系列,對全縣15鄉鎮的特色及亮點工作陸續予以報道。
梁山鄉2013年上半年特色亮點工作綜述
2013年,梁山鄉緊緊圍繞“爭項目促發展,壯產業增收入,創民營活商貿,重民生建和諧,抓黨建出成效”的總體要求,按照全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化、梯田化進程,做強做大種植業、養殖業、勞務輸出業的總體思路,強基礎,育產業,促增收,有力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大力發展旱作農業,農業生產綜合效益顯著提高。一是開展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針對今年春季旱情十分嚴峻的現狀,梁山鄉實行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戶的“三包”制度,做到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技術到位、責任到位,共完成全膜玉米種植8500畝,占任務的130%。二是加大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田間管理。對去年在岳山、梁山、丹麻三村示范種植的4000多畝全膜小麥開展了以小麥條銹病的防治為主的田間管理工作,及時通過各村信息員和鄉農技人員的大力宣傳條銹病發生的時間、癥狀以及防治措施,并組織群眾適時開展放苗和追肥,為今年全膜小麥的豐產奠定了基礎。三是優化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在傳統農作物種植的基礎上,種植紫花苜蓿2200畝,栽植核桃樹200畝。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突破口,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今年以來,梁山鄉按照“著眼當前,謀劃長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點,便民利民”的原則,對全鄉美麗鄉村及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扎實謀劃部署,因地制宜、狠抓落實,使全鄉的面貌煥然一新,取得了切實成效。止目前,共出動鏟車20臺次,挖機9臺次,拖拉機63臺次,清理垃圾95噸,清理柴堆57垛,清理糞堆51處,清理路障18處,清理院落65個,改圈60個。
積極扶持引導養殖大戶,畜牧規模養殖業發展壯大。今年以來,梁山鄉把發展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來抓,分戶養殖和規模養殖相結合,全鄉畜牧養殖業規模進一步發展壯大。投資60余萬元,幫扶五方村展鴻養雞場、宏達養牛場進一步擴大規模。鼓勵農戶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五方村的養牛和養羊大戶從2012年的5戶和10戶,增加到現在10戶和15戶,丹麻村的養豬廠由去年的13戶增加到17戶。協調小額婦女貸款40余戶,戶均5萬元用于發展養殖業。全力抓好千家萬戶養殖生產,養牛戶由2012年戶均一頭增加到1.6頭,全鄉養牛總量達5216頭,養羊總量達5872只,養豬總量達866口,分別增加了13%、10.6%和8%。新建養殖小區3處,其中投資104萬元,在五方村、唐劉村新建養羊基地各一處,預計飼養量2000只;投資480萬元,在五方村新建宏發肉牛育肥場,占地面積46畝,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飼養量達500頭,目前即將投產。
積極關注民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一是全力抓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2013年上半年,全鄉共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2.4萬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6.2萬元;退耕還林補貼12萬元;鄉村畜牧防疫員補助1.8萬元;村干部報酬6.8萬元;農村二女戶結扎獎勵0.8萬元,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5.3萬元;少生快富獎勵1萬元;為24戶獨生子女父母辦理保健費,每年獎勵共計0.29萬元。同時,認真組織落實了農機具補貼政策,落實補貼資金17.17萬元。二是狠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資金的收繳工作。目前已完成參合資金95萬余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三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有序開展,全鄉適齡參保群眾4843人,已收繳參保資金21.39萬元,累計收繳156.69萬元,已享受養老金老人1603人。四是認真組織實施農村特困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為3637人發放低保金238.6萬元,為87戶88人五保對象發放五保金12.3萬元。五是狠抓2013年度危房改造工作。累計完成危舊房改造492戶,共發放各級補助資金350.1萬元,已全部竣工入住。2013年下達危房改造100戶,正在審批之中。
以項目促發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一是投資180萬元,在梯田碑至李山梁修建6.5公里通暢工程,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投資3.6萬元,在梯田碑至李山梁栽植路側風景樹6000余顆。二是實施陽屲、丹麻、斜頭、梁山、楊渠、楊崖、岳山等7村“一事一議”項目建設,其中陽屲、斜頭、楊崖、梁山4村目前完成道路硬化16.28公里5.378萬平方米。三是雙聯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市水務局投資4萬元為包聯村高營村試點栽種核桃樹苗200畝4800株;縣發改局投資20萬幫扶陽屲村在顯神溝修建橋梁一座,投資19萬元治理呂灣村溝道兩處;縣委宣傳部、公安局、發改局慰問困難群眾54戶,慰問物資及現金累計1.5萬多元,并在春耕期間幫助群眾鋪地膜共計200余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