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8/BeyondPic/2013-6/21/201306211520.jpg)
6月19日夜間至20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降水過程,降雨量最多鄉鎮24小時內最大降雨量超過140毫米,全縣15鄉鎮除馬鹿鄉外均嚴重受災。
災情發生后,張家川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迅速研究部署防汛救災的措施辦法,調集救災人員,組織救災物質,實地深入災區查看災情,疏導臨河居民,確保了防汛救災工作有序進行。
20日上午,縣委、縣政府派出防汛救災指導組,分赴各鄉鎮幫助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同時要求受災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深入重災鄉鎮,看望慰問災民,妥善安置受災民眾,指導抗災救災工作,盡力減少災害損失。
全縣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迅速投入搶險救災一線,幫助受災群眾開展抗災自救,最大限度的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受災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群眾情緒穩定,災后自救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災情發生后,參加蘭洽會簽約儀式的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在結束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后終止其它活動安排,立即趕回張家川參與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20日晚,劉長江主持召開全縣防汛救災工作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會上,劉長江要求,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防汛救災工作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在整個汛期嚴格實行“四包三定三!,縣級領導包鄉、鄉鎮科級干部包村、鄉村干部包戶、各有關單位和專業部門包重點區,定任務、定責任、定措施,保人身財產安全、保重點基礎設施、保社會和諧穩定。要深入開展自然災害安全隱患大排查,重點對地質滑坡點、危舊房屋、沿河住戶、村莊水路、學校、水利設施、河堤、道路、橋梁等重點區域和老弱病殘、五保戶、貧困戶、留守兒童和老人等重點人員進行重點排查,查找隱患,盡快排除,確保安全度汛?h水務、交通、通信等專業部門要通力協作,確保水電路信的暢通,為搶險救災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要立即制定災后重建計劃,盡快啟動災后重建工作。要重視群眾情緒的疏導,確保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要加強工作協調,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Files238/BeyondPic/2013-6/21/IMG_5704.jpg) (供圖/縣新聞中心馬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