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典型】
張家川實施“五大工程”助推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省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任務,突出兩大要求、發展三大產業、做到六個結合、開展六大行動、辦好六件實事、落實八大任務、達到五個顯著提升”的總體思路,堅持從縣情實際出發,謀劃實施產業培育、基礎改善、項目建設、素質提升、干部鍛造“五大工程”。經過一年的探索和實踐,“五大工程”已逐漸發展成為民族地區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關鍵性舉措,有效助推了全縣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Files238/BeyondPic/2013-5/16/20130516163403126.jpg)
“三大產業”富民 張家川縣堅持把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皮毛販運加工業“三大富民”產業作為雙聯行動助農增收的有力抓手,緊緊依托雙聯行動,進一步加大政策、技術和資金扶持力度,鼓勵引導更多的農民從事“三大富民”產業,不斷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目前,“三大富民”產業已經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和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舉措。2012年,全縣累計發展各類餐館7513家,旅館372家,從業人員達4.1萬人;新增規模養殖戶330戶,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35個,全縣畜牧產值達2.13億元;有皮毛加工龍頭企業6家,皮毛貨棧發展到43家,發展皮毛販運戶2261戶。
![](/Files238/BeyondPic/2013-5/16/20130516163403127.jpg)
基礎改善惠民 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雙聯行動改善條件的首要任務。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縣緊緊圍繞“耕地梯田化、飲水安全化、農田道路網絡化、溝壑梁峁林帶化、城鄉清潔化和耕作機械化”的“六化”目標,積極爭取并整合各類項目資金,不斷加大農田道路、梯田、水利、危舊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村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農村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2012年,建設梯田5.2萬畝,全縣梯田化率達到89.2%,完成流域治理33平方公里;新修農田道路1081.8公里,硬化巷道66.72萬平方米; 67%的農村實現人畜安全飲水;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天然林保護等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完成溝壑梁峁林帶化建設73畝;積極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努力推動城鄉環境整體質量邁上新臺階;積極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1.07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5803臺,配套農機具7346臺部,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達25.1%。
![](/Files238/BeyondPic/2013-5/16/20130516163403128.jpg)
項目建設為民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雙聯行動為民辦實事的有效載體。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縣堅持發展抓項目的理念不動搖,把項目建設作為雙聯行動為民辦實事的有效載體,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主動加強與各級聯村單位的溝通銜接,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巧借外力強化支持,積極實施一批以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生態環境、農業科技推廣、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增強了農村發展后勁。2012年,省市各幫聯單位先后落實項目40多個,總投資1997萬元;以60周年縣慶為契機,積極構建“兩個共同”示范縣和雙聯行動兩大平臺,共爭取各類項目173項,到位國家、省市資金10.46億元。
![](/Files238/BeyondPic/2013-5/16/20130516163403129.jpg)
素質提升助民 堅持把農民素質提升作為雙聯行動培育新型農民的主要舉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縣以“兩后生”、從事農業生產人員、外出務工人員等為重點,依托職業教育、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新型農民培訓陽光工程等培訓資源,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致富帶頭人幫帶、創業成功人士現身說法等多種途徑, 大力實施了一批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農民技能培訓,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新型農民,有效提升了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Files238/BeyondPic/2013-5/16/20130516163403130.jpg)
干部鍛造利民 堅持把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積極性作為雙聯行動激發內在動力的關鍵所在。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張家川縣結合縣情實際,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先后組織各級干部群眾開展了“九個一”主題活動、“六大行動”、“助三夏、促增收”和“助秋播、幫秋收”實踐活動以及冬季百日集中行動等,各級幫聯單位及干部真幫實聯,經常進村入戶,大力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全面落實“三三五五”群眾工作法,及時把致富信息和各項優惠政策送到農民手中,有效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發展致富產業的積極性。2012年共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資金3億元;發放城鄉低保資金8357.2萬元,農村低保面達到25%;為71.94萬人(次)發放新型合作醫療補償資金8572.45萬元;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8752戶,免費義診1500余人(次);排查矛盾糾紛1120多起,調處935起。通過干部聯村聯戶、幫教引導,進一步培養群眾自強不息、自力更生和自我發展意識,使農民群眾真正認識到開展雙聯行動的根本目的是要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組織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使廣大群眾的發展思路更加活躍、致富路子更加寬廣,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建設美好家園,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