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自治縣60年縣慶、“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及“雙聯”行動為契機,搶抓政策機遇,緊緊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深入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使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近期,張家川新聞中心將推出《回眸2012》系列報道,通過多種形式,展現張家川縣2012年光輝歷程;宣傳推動全縣各項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新經驗;進一步激勵全縣上下為實現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建功立業。
建設新龍山 描繪新生活
——龍山鎮2012年特色亮點工作綜述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3.jpg)
2012年,龍山鎮黨委、鎮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和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及效能風暴行動,扎實推進“兩個共同”示范鎮建設,使全鎮呈現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全鎮各項工作出現良好發展的局面。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57.jpg)
基層組織活力大提升。龍山鎮全面開展了“三聯三引三助”和“十村示范、百村競賽、后進整推、全面提升”等活動,采取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獎勵機制,使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活動形式不斷創新,活動機制更加健全。一是壯大黨員隊伍,擴大黨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全年共發展黨員10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8名,組建學區黨總支一個,新建農村中小學黨支部12個,社會組織黨支部1個,調整黨組織班子4個,改選黨支部書記4名。二是突出重點,努力破解難題。龍山鎮立足實際,嚴格按照《張家川縣村干部管理辦法》,選優配強了村“兩委”班子,有效激發了基層組織活力,增強了基層組織創造力。三是夯實基礎,全面惠及民生。今年新建和改擴建8個村的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總投資258萬元,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其中將馬黑曼和鄭家兩村村陣地進行了新建聯建,將韓川、汪堡、西溝、四方、南梁和北街6村村陣地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擴建村陣地建筑面積均在200平方米以上。同時健全了基層組織活動制度,購置辦公設備,極大地改善了基層組織辦公條件。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5.jpg)
產業結構大調整。結合全鎮實際,按照年初制定的農業總體發展規劃,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一是著力推進萬畝果蔬基地建設。在北河村流轉土地600畝,積極開展千畝果園建設;在鄭家村流轉土地150畝,建成塑料大棚400座,冬暖棚35座;全鎮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9000畝,全膜小麥1900畝。二是全力打造萬畝養殖場建設。今年新建養殖場六處,即:馬黑曼“萬只羊養殖場”、馬黑曼“小河養殖廠”、鄭家“領頭羊養殖場”、榆樹“同發養殖場”和馬河村“馬河養殖場”。投資400萬元,流轉土地40畝,高標準搞好連柯村牧歌養牛廠建設;今年全鎮牛、羊、豬、兔、雞免疫率全部達到了100%。三是全面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全鎮倡導鄭家、北河、西川等8村流轉土地1780畝;今年全鎮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4家,累計達7家,成員200多人,已培訓社員364人次,帶動農戶500多戶。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8.jpg)
基礎設施建設大推進。龍山鎮全力推進小城鎮建設,使其鎮域內商業繁榮,各類基礎設施不斷建全,全鎮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街亭路建設進展順利。該項工程按照“東西延伸、南北拓展、利用半山、增大容量”的城區發展思路提出的建設工程,具體是將原龍山鎮糧管所和木材市場搬遷到南街村,把西街小學遷建至原龍山糧管所,再將原西街小學南北打通,從而達到調整市場布局、改善交通阻塞的目的。同時圍繞街亭路建設,將西大寺巷拆遷擴展修建清真食品一條街,現已完成拆遷6戶800平方米。二是南街木材市場和西部牲畜交易市場運行良好。今年年初積極建設南街木材市場,該市場總投資150萬元,流轉土地30畝,市場內經營戶50戶,安置當地剩余勞動力100多人,年交易量可達6000立方米,交易額達1000萬元以上;建設西部牲畜交易市場流轉土地20畝,組織經營戶投資56萬元修建經營用房700平方米,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120多人,該市場日均交易額達63.5萬元。三是北街村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全力改擴建永興綜合市場,投資408萬元在龍山加油站對面修建一棟6層以上的集商貿、休閑、安居為一體的綜合樓,目前,拆遷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58.jpg)
城鄉面貌大改善。今年全鎮“一事一議”小巷道硬化項目在16個行政村全面實施,全鎮共硬化小巷道101438㎡,共投入資金743.8328萬元,其中獎補資金427.6584萬元、群眾自籌316.1744元,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全鎮農村安全飲水基本實現全覆蓋,今年解決了11個行政村群眾飲水不安全及飲水遠的問題;馬黑曼村整體搬遷工程共分兩期,一期工程房屋主體現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將于明年開工;城鄉清潔工程效果明顯好轉,全鎮通過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建立城鄉清潔工程長效管理機制。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1.jpg)
社會管理大創新。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深入開展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積極配合省、市、縣各聯系單位開展“雙聯”工作,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實現小康目標。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為榆樹村、連柯村捐助電視機80臺,辦公電腦2臺,大功率音響設備2套,給學生捐助作業本3000本,給所聯系農戶捐助糧倉80個,并投資15萬元將榆樹村和連柯村兩所小學操場進行了硬化;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奇若為其所包聯的汪堡村積極協調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投資4萬元幫扶建設汪堡村衛生所,幫扶200噸水泥硬化村文化廣場和6條小巷道,并計劃在汪堡村流轉土地300畝,集中種植優質核桃300畝;天水華天電子集團投入8.6萬元為南梁村新建了村衛生室和農家書屋,并對南梁村通村道路進行規劃設計,準備下一步建設;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為官泉村協調解決20萬元幫扶資金,并協調落實婦女小額擔保貸款10萬元;縣林業局為馬河村、韓川村、西門村、西溝村、鄭家村幫扶辦公設備和辦公資金共計14.5萬元,并落實婦女小額擔保貸款10萬元。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7.jpg)
激勵機制大健全。龍山鎮充分調動領導干部和一般干部的積極性,進一步健全獎勵機制,形成了人人有目標、個個有方向。大家積極向上,公平、公正、公開的良性競爭機制。對領導干部施行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設立聯系村負責制和分管工作負責制,把權力充分下放,著力培養領導干部的攻堅克難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對一般干部按照工作能力的大小和工作特長,按照能崗匹配原則,實行人崗匹配、能崗匹配、人盡其能、崗盡其位的具體方法,把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放在重要崗位重點培養鍛煉,從去年至今年10月,全鎮共向縣委輸送科級以上領導干部16名,一般干部9名,選配8名年輕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和第一副書記。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0.jpg)
整體效能大提高。一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明顯提升,以人為本、優質服務意識逐漸增強。全年共完成硬件任務227例,開展孕前優生健康檢查244對;二是民生工程扎實有效。落實并以“一卡通”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19戶,6994人,222.1816萬元;農村“五保戶”發放173名,16.1236萬元生活費;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4.0321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50.1030萬元;三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2013年合作醫療總任務183.21萬元,目前完成96%,新型養老保險目前參保率達到97%。全鎮推廣西溝模式,設立公益性崗位,農村低保調整工作取得成功;四是科教文衛有整體提升。官泉村文化廣場二期工程文化長廊建設已經完成,為汪堡和官泉兩村6—36個月嬰兒捐助營養包111戶,加大對衛生院的管理,繼續完善村級圖書室建設,廣播電視戶戶通實現了全覆蓋;五是防汛抗旱措施得力,全鎮共排摸出較大安全隱患7處,能解決的盡快解決,不能解決的上報上級積極協調解決;六是兵役工作更上新臺階。依法開展兵役執法檢查、兵役登記,超額完成今年征兵任務;七是扶貧開發、工青婦工作開創新局面,結合“雙聯”行動,積極協調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和“雙聯”貸款工作,目前,共落實貸款46戶230萬元,有效地促進了全鎮農村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三大富民產業”的實施步伐。
![](/Files236/BeyondPic/2013-1/10/2013011017310856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