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2月13日電(王艷明)隨著考古發掘的進行,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新發現的戰國墓所反映的多元文化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關注。
根據已出土的豪華隨葬車、玻璃器、大角羊形飾件、鏟足鬲等遺物,專家初步認為,中原周秦文化、西方異域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和西部戎人文化在這一墓地中都有所反映。
負責現場考古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周廣濟介紹說,車乘制度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征,張家川新發現的隨葬車裝飾精美,無明顯使用痕跡,為禮儀所用,它所反映的文化與中原周禮及秦文化有著直接關系;而玻璃器傳統上認為不是中國本土所產,應是西方傳來的;大角羊及其他動物形飾件,明顯帶有北方草原的文化風格;鏟足鬲則為當時生活在西邊的戎人遺物。
張家川戰國墓發現于該縣木河鄉桃園村,從今年8月中旬起,考古人員對這里的3座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目前墓葬的清理工作還沒有結束,已經出土了10輛豪華隨葬車及一批金、銀、銅、鐵、陶等器物。
周廣濟說,從目前的發現可以初步認為,戰國時期甘肅張家川一帶應是一個以秦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交匯地區,這一墓地的發現及大量器物的出土,對研究中國民族史及古代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