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武威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訪武威市委書記柳鵬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是武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近日,黨的二十大代表、武威市委書記柳鵬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柳鵬表示,武威市將緊扣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要求,精心謀劃部署,制定專門意見,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系統學習、扎實研討交流,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過程,緊緊圍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的目標任務,辯證地看、科學地謀、務實地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構筑河西走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橋頭堡,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武威新篇章。
抓實第一要務謀發展。深入貫徹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要求,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導向,落實“雙碳”戰略,以“四強”行動為抓手,以綠色工業突破行動和工業園區提升行動為牽引,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育打造奶業、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和7條重點產業鏈,做優現代農業、做強生態工業、做大文化旅游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武威伊利乳業為鏈主,構建奶業全產業鏈,打造甘肅乳都和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形成特色食品工業集群,打造優質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充分發揮風光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光伏+”生態、源網荷儲載能、氫能、裝備制造“四大綠色協同產業”,建設光伏治沙、“風光火核氫儲”2個千萬千瓦級基地,力爭“十四五”末風光電裝機容量達到2500萬千瓦,打造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抓好“涼州會盟”紀念地等項目建設,啟動運營雷臺文化旅游綜合體和武威歷史文化街區,積極創建銅奔馬5A級景區,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旅游目的地城市。不斷完善提升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口岸功能,建立外聯內暢的現代物流體系,打造向西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加快推進蘭張三四線鐵路建設,爭取盡快啟動建設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工程,強化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強化系統治理護生態。深入貫徹落實“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要要求,勇擔生態報國之責,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主動仗,堅定不移走好生態文明建設同高質量發展互促共贏的創新發展之路。加快構建以祁連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著力推進民勤生態示范區建設,積極推進“五賦兩轉一打造”美麗河湖創建工作,堅持深度節水、極限節水,堅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努力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和國家節水行動示范市。
推進有效銜接促振興。深入貫徹落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重要要求,堅決守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度構建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大力發展牛羊豬禽果菜菌草“8+N”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培育壯大群眾家門口的富民產業。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努力建設美麗鄉村。
提升保障水平惠民生。深入貫徹落實“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重要要求,圍繞共同富裕目標,統籌發展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社會事業,持續推進住房“登記難”問題化解,千方百計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三個堅定不移”不動搖,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深入細致做好涉藏維穩工作,確保天祝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斷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法治武威。
勇于自我革命抓黨建。深入貫徹落實“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重要要求,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堅持群眾至上、實踐第一、大抓基層、從嚴從實“四大導向”,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擔當體現忠誠、以實干踐行初心,努力做到善學善思善謀、想干能干會干,推動武威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