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天馬號”開始了前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首發行程。新華社記者 陳斌
甘肅日報武威訊(記者馬順龍 嚴存義)12月12日14時36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首列裝載著40個集裝箱約1200噸貨物的列車“天馬號”,由武威南車站正式發車,運行約5天后直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甘肅中歐班列“天馬號”的首發,標志著我省向西開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的新亮點。
甘肅是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開通中歐貨運班列,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推進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道路聯通、貿易暢通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省委書記王三運、省長劉偉平多次到武威市調研,對加快建設甘肅首個海關特殊監管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開通中歐專列作出重要指示。武威市依托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經過近半年緊張籌備,正式開通了武威至阿拉木圖的貨運班列。
中歐貨運班列“天馬號”從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出發,直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全程2646公里。并經新亞歐大陸橋最終延伸到達荷蘭鹿特丹港,運輸距離約8000公里,運輸時間約11天。與第一條亞歐大陸橋相比,運輸距離縮短4000公里,節約運輸時間3天。與海上運輸相比,運輸距離縮短1.2萬公里,節約運輸時間24天。中歐貨運班列進出口貨物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節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據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中歐貨運班列“天馬號”的開通,有利于加強我省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交流,吸引進出口產品和加工貿易企業在我省集結,打造我省向西開放的國際物流平臺和出口產品加工基地,有力促進“甘肅制造”拓展中亞、西亞和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