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抓項目 招大引強促發展
——武威市招商引資工作綜述
2012年,武威市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89項,落實到位資金390億元,比上年凈增292億元,是2009年落實到位資金18.6億元的21倍,成為近年來簽約項目最多、投資額度最大、到位資金最好、綜合效益最佳的一年。招商引資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今年達到510億元,近三年累計完成1002,7億元。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富民強市。
武威市招商引資,招來的是扎根服務武威的商戶,引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武威招商引資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主要經驗是:武威市委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大力實施城鄉融合、工業強市和生態立市戰略,以發展凝聚人心、用項目衡量政績,不拘一格用人才、無中生有抓項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主要途徑,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的強力引擎,發揮領導效應,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近三年使招商引資工作每年都有新舉措、每年都上新臺階。
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武威作為經濟欠發達、非資源型地區,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最為有效的出路就是大力招商引資、激活民間資本,全力融資投資,借助外力培植內力加快發展,緊緊抓好和利用好國內外產業、資本、技術、人才加速轉移流動的重大機遇,創新招商方式,尋風而動,主動出擊。拓寬招商渠道。堅持以情招商、以環境招商、以誠心換取真心,以服務贏得項目,下決心解決“玻璃門”和“彈簧門”的問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已簽約項目要跟蹤落實,已開工項目要跟蹤服務,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開工投產率。招商引資不存在基數問題,不能考核增長幅度,要考核絕對值,要把招商引資與考核任用干部結合起來,真正做到“爭取項目不怕說三道四,更不怕低三下四;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
武威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招商引資作為謀跨越、抓發展、建項目最為有效的出路。主要領導積極邀請國家部委、省直廳局領導、科研院所、大企業、大集團負責人來武考察洽談,爭取相關政策和項目扶持。他們不斷前往山東、浙江、上海、安徽、江蘇、北京等地洽談對接,先后10多次赴山東信發集團銜接落實110萬噸電解鋁及深加工項目,多次深入山東崇正集團、中國航天萬源新大力電機有限公司、山東威海萬豐集團等企業,銜接落實崇正集團200萬噸干法水泥、中國航天武威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山東威海萬豐集團武威建筑機械生產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各縣區和市直部門把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全力以赴抓招引、想方設法促履約、只爭朝夕趕進度的強勁態勢。
武威市從市委主要領導到市政府及各縣區委、政府領導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緊密跟蹤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動向,瞄準重點項目,緊盯重點企業,著力加大項目對接洽談力度。組織參加了蘭洽會、西洽會、津洽會、西博會等重點招商節會,在上海、北京、江蘇、山東、福建等地舉辦“武威投資環境暨項目推介漳州招商說明會”“常州招商項目推介會”等專題項目推介會20余場,同比增長130%。市、縣區主要領導帶隊組團赴廣東、浙江、江西、安徽、內蒙古、湖南等地進行小分隊招商活動達75批(次),同比增長65%。邀請安徽海螺、常州天合、山東信發、大同市工商聯商務考察團、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山東經信委、溫州光電產業促進會、甘肅晉商商會商務考察團、省政府駐海南辦事處等重點企業和商(協)會的680多名客商來武威投資考察,洽談對接了常州天合光能3吉瓦光伏發電、溫州光電產業促進會1吉瓦并網光伏發電和光伏裝備制造生產、臺灣聯電永盛1吉瓦光伏發電及200兆瓦光伏組件生產、北京仁創生態環保科技公司“生態砂”系列產品加工、山西樂百利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LED芯片制造與發光器件生產等重點項目102項,同比增長98%。與浙商全國理事會、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北京甘肅企業總商會簽署項目引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項。
為了靠實項目履約責任,加快簽約項目落地,武威市建立市縣級領導抓項目的機制,責任到人,分解招商引資任務,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靠實招商引資工作責任,構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擔任組長的市督查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督促檢查重點項目推進落實。第十八屆蘭洽會結束后,市上立即組織召開蘭洽會簽約項目落實推進會議,要求對每個簽約項目確定縣區和部門包抓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每月對項目履約情況進行通報。市發改委、工信委、國土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主動聯系省上有關廳局委辦,協助辦理項目備案、用地審批、環境評估、注冊登記等手續。對于占用風光電、礦產、“路條”等各種資源,久拖不建、協調無果的項目,市委、市政府果斷采取措施,堅決予以清退。同時,市上還成立由市效能辦、市督查辦、發改委、工信委、統計局、招商局等部門組成的蘭洽會簽約項目履約督查組,定期對項目履約情況進行督查,有力促進了簽約項目的履約實施。截至目前,第十八屆蘭洽會簽約項目共履約實施46項,項目履約率為76.67%,比去年同期增加6.3個百分點,寧波百事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300兆瓦光伏支架、100兆瓦光伏組件項目、青島德鴻彩印包裝有限公司年產2億高檔彩印紙箱生產線等一批重點簽約項目履約實施。
武威市推行市級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制定出臺《重大項目包抓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將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做到“千斤重擔一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對超額完成引資任務的縣區和部門進行表彰獎勵;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前期工作,規范完善招商引資企業臺賬,夯實簽約項目臺賬、推介項目臺賬、在建項目工作進度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全面監控;按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把招商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總額、任務完成進度作為目標責任考核的主要內容,制定實施了《招商引資工作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實施細則》《招商引資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實行月報告、季考核、半年評估、年終綜合考評的辦法,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武威市把打造能源電力、特色化工、冶金建材和新材料、裝備制造、特色食品等五個百億元產業集群,液體經濟、電石及其深加工、水泥、建材制品,煤炭及其深加工、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碳基新材料、電解鋁及其深加工、合金材料、傳統能源等10個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產業鏈,作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主動“上門招商”,工業招商勢頭強勁。2012年,全市共開工實施工業招商項目309項(其中:新建項目226項,續建項目83項),落實到位資金347.38億元,占全市到位資金總數的88.89%,同比增長322.24%。青啤武威分公司一期20萬千升啤酒、紫軒酒業民勤5萬噸葡萄酒等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潤峰200兆瓦光伏一期、龍騰管業5萬延米波形鋼板橋涵、敦煌種業玉米加工一期、天祝宏誠煤業年產120萬噸洗精煤生產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總裝機容量達936.5兆瓦、總投資額達138.3億元的中節能三期130兆瓦光伏發電,中電投、國電電力各59兆瓦光伏發電,中國水電二期、常州天合各50兆瓦光伏發電等18個光伏發電項目集中開工。莫高國際生態酒堡和6萬畝葡萄基地及年產3萬噸葡萄干酒、航天特普200臺(套)2吉瓦風機、甘肅承威年產3000輛專用車生產、甘肅石島玻璃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高檔玻璃制品、凱帝斯公司年產5000臺電梯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進展良好。紅沙崗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武威至準東鐵路、華菱重型卡車、中國航天武威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
武威市委針對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和工業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大力加強工業人才引進、培養,著力解決工業人才短缺問題。近3年從國家部委、省直機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屬國有企業引進13名工業干部到市、縣(區)掛職,面向全國公開選聘5名高層次人才擔任工業園區領導干部,連續3年通過考試選聘338名工科類專業大學畢業生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服務,引進212名工業人才到工業生產一線和重點項目工作。圍繞能源電力、特色化工、冶金建材、新材料、裝備制造、特色食品等重點產業發展,組建了武威職業教育集團,設立了蘭州交通大學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創辦了甘肅威龍葡萄酒業專修學院,依托重點工業園區建設9個人才培養開發基地,每年培養重點產業人才5000人以上。實施企業“百千萬”培訓工程,每年培訓100名左右企業負責人,完成1000名左右經營管理人才、1萬名左右職工的自主輪訓。市上成立工業企業人才服務中心,目前已引進40名工業急需緊缺人才到重點工業企業服務。同時,鼓勵工業園區和企業自主引進人才。工業園區和企業引進急需緊缺專業的博士或正高級專家并簽訂3年以上服務合同,每引進1名政府給予園區或企業10萬元獎勵;引進急需緊缺專業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專家、高級技師并簽訂3年以上服務合同,每引進1名給予園區或企業5萬元獎勵。
武威市按照“項目之爭,就是服務之爭。誰的服務到位,誰就會占有先機、贏得商機、引來項目”的理念,堅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環境招商。全市以效能風暴行動為契機,著力實施簡政放權、陽光政務、提質增效、便民服務、制度保障、規范執法六大行動,對市級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進行集中清理和審批流程再造,共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23項,市級部門審批環節平均由4.78個減少到3.7個,申報材料平均由6.13份減少到5.28份,辦結時限平均由19.21個工作日減少到11.81個,壓減率分別達到22.6%、13.7%、38.5%。市上定期對重點招商項目進行督查,協調相關部門推行并聯審批,實行特事特辦、急事快辦。同時,市招商局先后3次組織開展招商引資企業存在問題走訪排查活動,不定期召開招商引資企業座談會,及時對企業提出的審批立項、用水、用電、道路建設、子女入學等問題予以協調解決,得到廣大客商的充分肯定,招商引資環境切實得到有效改善。
圍繞實施省委“3341”工程,武威市制定了《項目帶動行動實施方案》和《關于開展多極突破行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實施方案》,大手筆、高質量編制了園區建設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產業定位,設立了招商目標,為招商引資描繪了藍圖。組織發改、工信、招商等部門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圍繞能源化工、食品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和開發重點,先后3次組織開展全市重點招商項目征集工作,征集各類項目500多個,對符合經濟結構調整,前期工作扎實,配套條件較好,涉及裝備制造、礦藏及能源、醫藥化工、冶金建材、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代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330個項目進行匯總整理,編印了《2012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目錄》和《2012年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冊》,利用參加各種節會和外出考察招商的機會,不失時機地向客商宣傳推介。同時向省經濟合作局篩選上報總投資140億元的重點項目134個,在投資甘肅網上,進行了重點推介。由市招商局牽頭,編輯出版了涵蓋武威概況、區位交通條件、自然資源狀況、園區基本情況、產業體系、投資成本、辦事程序、政務保障等內容的《武威投資指南》,給外來投資企業和投資商提供了全面、準確的投資信息服務,為多渠道宣傳推介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