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年輕人才脫穎而出搭建舞臺
——甘肅武威“焦三牛事件”新聞調查
新華網蘭州2月12日電(記者 孫鐵翔、宋常青)去年12月,甘肅省武威市拿出31名副縣級領導干部的職位向全國公開選拔、選聘人才。其中,1989年出生、工作剛剛半年的清華大學畢業生焦三牛,擬被破格選拔為副縣級的武威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類似“火箭干部”“蘿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類的質疑聲出現在網上。
“清華大學選調生”“全國公開選拔”“破格提拔”——與網上熱議相對應的,是武威市探索創新干部選拔工作的關鍵詞。如何是武威?“焦三牛們”又為何偏偏選擇了武威?記者近日來到這個西北城市進行了采訪調查。
“地下沒資源,地上沒工業”,基礎條件薄弱制約武威“威武”;實際需求倒逼人才導向,西部地區期盼引來“焦三牛”
800多名縣級領導,九成以上是當地干部,經受過系統工業專業教育的,僅僅42人;“十二五”期間,各類人才缺口將達到5.24萬人;2011年,全市大口徑財政收入僅2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僅10億元……
當地吸引和穩定人才的狀況也并不樂觀。2008年以來,僅全市市直部門調離干部就達1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83人。
2010年,武威市曾拿出當地工業園區負責人等11個領導職位向全國公選,方案規定按10∶1選任,但報名人數僅20人,符合條件的僅12人。
武威市為此下發了《關于做好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有關工作的通知》,對生活補貼、工作補助、配偶安置、職稱評聘等也制定了專門辦法,效果仍不明顯。
然而,正是這種差距給了武威市改革創新的空間,也給了青年才俊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
甘肅省、武威市與清華大學分別于2009年、2010年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人員培訓、重大戰略決策咨詢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全面戰略合作。
2009年,根據清華大學、武威市合作協議,孫偉從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任上調到武威市涼州區工作,目前任古浪縣縣長。
2010年至2011年,甘肅省陸續從清華大學引進21名優秀選調生,其中武威有7人。2011年7月從清華大學畢業的焦三牛,被安排到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鄉當干部。
“對清華畢業生實行特殊政策,并不意味著‘歧視’其他學校畢業生。”武威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明生說,在此次公選的資格條件里,對其他院校畢業的人才是完全開放的。
孫偉說,當前,東部地區人才相對過剩和西部地區人才缺乏矛盾突出,而艱苦地區能夠吸引人才的就是廣闊的事業平臺,“中東部地區特別是知名大學的畢業生,能放棄優越條件前來工作,就應該鼓勵和尊重”。
2011年12月,武威市拿出31個副縣級領導職位全國公選,并結合協議及實際情況,在國家有關規定基礎上對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資格再次放寬,即“211”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和在武威工作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可直接報考。
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改革需要試點,試點需要創新,創新需要打破常規,這是武威市此次放寬公選資格的考慮之一。
據武威市委組織部提供的材料顯示,去年全市31個縣級公考崗位涉及工業城管委會主任,市委辦、政府辦副主任,市民政、教育、信訪、安監等部門的副職,同時還有武威第十八中學副校長等5個事業單位副縣級領導職位。根據報考資格認定,共有21個省(區、市)的391人報名。
隨后,通過發布公告、報名與資格初審、知識測試和資格復審、面試、差額考察和考核、市委全委會差額推薦、市委常委會差額票決、公示、辦理任職手續等9個程序和環節,一批年輕干部擬選拔上領導崗位。
根據武威市委組織部統計,這31人中有博士10名、碩士9名,來自北京、山東等外省份及甘肅本省其他市州干部17名。
其中,年齡最小的為籍貫山西的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生焦三牛,1989年7月出生,擬任武威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年齡最大的為原武威市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科科長楊財林,1973年7月出生,擬任武威市物價檢查所副所長。
“選擇武威是因為這里更需要我們”,新絳高考文科“狀元”不顧母親勸阻,放棄留在大城市機會,扎根西部艱苦地區
“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2年1月擬任副縣級領導……”2012年新年伊始,在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鄉工作的焦三牛怎么也沒有想到,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貧困家庭孩子,竟然一夜間被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標簽。
1989年夏天,焦三牛出生在山西新絳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里,父母靠種地維持全家人的生計,他的出生讓本來就困難的生活更加緊張起來。而今,焦三牛家家境依舊不富裕,除了要耕種十余畝土地外,焦三牛的父親至今還在附近一磚窯打工,一天僅幾十元的收入。
從小學到高中焦三牛學習異常勤奮,成績也一直很優秀。2007年高考,焦三牛以617分的優異成績成為新絳縣的“文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學習英語專業,并于2010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我家生活條件不好,對貧困、農村的艱苦有著深刻的印跡,因此畢業后一直想為條件同樣艱苦的地區做點事兒!苯谷Uf,“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更多體現自身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同時實現人生價值。”
2011年7月,焦三牛實現了自己的愿望,成為當年前往甘肅工作的14名清華選調生中的一員。當他回家告訴父母這個消息后,父親支持他的選擇,而母親卻舍不得放兒子去。
出身農村的焦三牛很快就和當地群眾打成一片。水清鄉菖蒲村是焦三牛的“包村”,平時他經常騎著自行車到村里來,村民都主動招呼他去家里吃飯。村民孫大爺說:“這孩兒很實在,平時常幫大家干農活兒,活兒干得很熟,一看就是農村來的!
“聽說要公開招考,我就想到了英語好的三牛,認為應該鼓勵他去試試!闭f起焦三牛報名公考,涼州區清水鄉黨委書記李曉燕說,盡管焦三牛工作時間較短,但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又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屬當地對外招商引資的急需人才。
根據專業背景,焦三牛選擇報考了武威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并以“六個第一”的成績入選。即知識測試成績71.67分,排名第一;面試成績91.64分,排名第一;綜合成績83.65分,總成績第一;該職位共差額考察3人,考察組排序焦三牛排名第一;市委全委會差額推薦49票獲得48票,排名第一;市委常委會差額票決獲得滿票8票,排名第一。
多手段、層層嚴格選拔過程,確保選上的干部能服眾、堪大用;以實踐衡量檢驗用人機制創新,把有覺悟、有知識、有服務人民決心的年輕人留在西部
“有突破創新,就會承擔相應的風險!蔽渫斜硎,在討論是否要放寬有關規定限制時,市委對此次大量將年輕人納入公選范圍可能帶來的各方質疑也有一定認識。為了讓考試公平、公正、公開,武威市進一步嚴格選拔程序,確保選拔出的擬任對象能服眾。同時,武威市紀檢監察部門全程參與選拔、選聘過程,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在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之下。
2011年12月9日,相關公告由武威市公開選拔(選聘)縣級領導職位人選工作辦公室通過《人民日報》、《甘肅日報》和部分網站對外發布。
同時,這次公選還制定了發布公告、報名與資格初審、知識測試和資格復審、面試、差額考察和考核、市委全委會差額推薦、市委常委會差額票決、公示、辦理任職手續等9個程序和環節。
李明生介紹,經資格審查,參加知識測試的人數和選拔職位的比例控制在10∶1,面試人選5∶1,考察對象3∶1。為提高面試評判質量,每個考場設立評委15人,由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
此外,選拔對象還要經過兩次差額推薦才能入選:一是市委全委會差額推薦,每個候選人期間還要進行2分鐘的脫稿演講。隨后,通過全委會推薦的2人由市委進行差額醞釀,提出人選建議。二是經市委常委會討論和差額票決,得票超過參會常委半數的確定為公示人選。
當地部分干部群眾對此次公選評價較高。今年26歲的把余祝,是古浪縣大靖鎮城建所干部,此次公選報考職位與焦三牛一樣。他說:“雖然我此次公選未能入選,但看到三牛的表現,我覺得的確有差距,今后會以此為契機不斷學習,爭取下次成功。”
寧生剛現任武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科科長,此次公選成為入選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人選。他說,此次考試不僅程序嚴密,試題內容也緊扣武威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僅靠臨時復習根本無法應對,這對廣大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是個重要導向。
據了解,31名擬任人選已于1月16日進行公示。目前,公示期已經結束。
部分專家認為,此次武威副縣級干部公選對有關規定的挑戰是探索性、建設性和經過一級黨委集體決策、慎重考慮決定的,與違背有關規定、亂開口子任人唯親、人為提前“制定”條件的所謂“蘿卜選拔”毫不相干。此外,年輕干部在種種非議、猜測面前一定要穩住陣腳,不要因一些質疑失去了信心。同時,隨著年輕干部選拔政策的不斷完善,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將成為一種常態,網民也會更加理性地看待年輕干部的選拔使用。
記者了解到,武威市對這些年輕干部寄予了厚望!敖涍^幾年鍛煉,這批干部中肯定會有人脫穎而出!被饦s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