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武威>>正文

民勤:圍繞節水抓生態 綜合治理促和諧
(2007-1-6 8:18:43)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甘肅日報 > 二版  打印本頁

圍繞節水抓生態 綜合治理促和諧
 
民勤縣委書記、民勤縣人民政府縣長 謝治國 盧小亨
 
  省委書記陸浩同志繼去年9月來民勤視察之后,又在《甘肅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面指導石羊河流域特別是民勤屬區綜合治理工作。陸書記的講話和文章深刻分析了導致石羊河流域生態環境巨大變化的要害所在,一以貫之地闡明了“根本出路在于節水”的基本思想,切中要害地指出了綜合治理的根本途徑和關鍵措施。充分體現了對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深切關注,體現了對民勤綠洲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思考和科學預見,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

  從民勤的實際出發,學習貫徹陸書記講話和文章精神,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節水”這個要害和根本,體現“綜合治理”這個基本原則,弘揚“勤樸、堅韌、尚學、求真”這一代代相傳而又與時俱進的民勤精神,提升科技支撐和項目帶動兩大基本動力。圍繞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總體目標,按照“四個革命性變革”要求,認真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和“興水治沙辦教育、關井壓田調結構、強工活商促發展”的總體思路,不等不靠,先干起來,快干起來,大干起來,努力走出一條資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路子,把民勤建成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示范區。

  抓“興水”,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大力加強以節水為核心的生態文化建設,認真開展“生態縣情進萬家”系列活動,從娃娃抓起,形成全社會珍惜資源、節約用水的文化氛圍和道義責任。立足內節,突出水利工程節水、高新技術節水、管理創新節水三大重點,努力促進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護。“十一五”期間,要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為依托,爭取立項實施灌區節水改造骨干工程和田間工程,力爭襯砌干支渠457.04公里,完成渠灌、管灌、滴灌面積58.73萬畝,其中高新技術節水面積達到49%。今年已完成環河灌區改造項目渠道襯砌17公里,襯砌以機井溝為主的各類渠道600公里,發展噴、滴灌節水面積3200畝。綜合運用經濟、技術、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著力提升對水資源的控制力,力爭使全縣用水總量控制到4.47億立方米,節水2億立方米。

  抓“治沙”,認真實施“四大工程”。按照綠洲外圍荒漠草場區、綠洲邊沿退耕還林區、綠洲內部高效種養區三個不同生態功能區,分類施治,梯次推進。嚴格落實縣境內禁止打井開荒、禁止放牧、禁止過量開采地下水的“三禁”政策,認真實施鎖邊、水保、網絡、種苗四大工程。至“十五”末,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80萬畝,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了342公里的防護林帶,有效治理風沙口191個。“十一五”期間要依托國家項目支持,力爭完成綠洲內部農田林網和北部防風固沙林網建設16.8萬畝,林草地封育保護和北部荒漠綠洲過渡帶生態緩沖功能區建設96.5萬畝,退耕地封育27萬畝,工程壓沙15萬畝,全縣荒漠化蔓延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今年已完成退耕封育6萬畝,人工壓沙3萬畝,人工造林4.03萬畝,通道綠化260公里。

  抓“教育”,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做強做大“教育名縣”品牌,“十五”期間向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1.3萬人,“十一五”期間要創造條件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考升學率力爭達到75%,今年已達到72.5%。堅持辦大教育、興大產業、促大發展,切實加強對農民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十一五”期間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35萬人次,輸送勞動力30萬人次。今年已培訓農民8萬人次,輸轉6.38萬人次。加快生態移民步伐,政府引導和群眾投親靠友相結合,“十五”期間已向外移民1.9萬人,今后5年爭取依托項目再向外移民10500人,今年已完成3970人。始終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抓“關井”,遏制地下水下降勢頭。民勤綠洲在上世紀開發高峰期,累計成井11000眼,后陸續老化報廢和關閉機井1481眼,剩余機井9519眼。今后要把關閉機井作為緩減綠洲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治本之策,樹立“大民勤”理念,以地域為紐帶,動員在民勤綠洲生產生活的所有力量共同努力,下決心關閉機井3000眼,力爭使地下水提取量下降到1.34億立方米,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全面遏制地下水下降的勢頭。近兩年先后關閉機井750眼,今年又關閉500眼。

  抓“壓田”,減輕農民對土地的過度依賴。壓縮耕地面積是減輕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升水資源承載能力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十一五”期間要結合機井關閉,采取斷然之舉,進一步壓縮耕地40萬畝,全縣農田配水面積控制到62.53萬畝。在此基礎上引導農民自覺變革生產方式,大力發展集約利用自然資源的節水高效農業和非農產業,減輕對土地的過度依賴。今年已壓縮耕地6.2萬畝。

  抓“結構”,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益。把關井壓田和優化經濟結構結合起來,把減少用水總量和提高用水效益結合起來,堅持以水定產業,以水定規模,以水布局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壓縮農業人口、擴大非農業人口,壓縮高耗水產業、擴大節水高效產業,壓縮傳統農業、擴大“陽光農業”。按照“戶均1-2座溫室大棚”的要求,發展日光溫室和糧食面積32萬畝(其中日光溫室5.38萬畝),發展節水高效的棉花面積30萬畝,同時利用已退出的耕地發展以甘草為主的藥草面積30萬畝,形成三個“三分之一”產業布局,在此基礎上加快以舍飼圈養為重點的草畜產業,力爭使羊只飼養量達到200萬只,打造“肉羊之鄉”品牌,以一個知名品牌托起一個優勢產業,以一個優勢產業拉長一條前景廣闊的生態產業鏈。今年已新建日光溫室2520萬畝,新增飼草3.3萬畝,建成30萬畝優質棉基地,養羊150萬只。

  抓“強工”,走新型工業化之路。樹立全民動員抓工業、突出工業抓發展的理念,按照節能、降耗、循環、高效的要求,“十一五”期間集中抓好民勤工業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紅沙崗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努力形成420萬噸產煤能力,創造條件配套建設420噸洗煤廠、60萬千瓦坑口發電廠、30萬噸碳素廠、60萬噸煤干熘生產線等骨干項目,形成煤產業、煤化工產業為主要種群、其它產業相配套的產業鏈,建設循環工業經濟示范園。穩步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業,集中培育拉長紅棗、葡萄、棉花、藥材、草畜等產業鏈,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40%。今年新上技改工業項目28項。紅沙崗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

  抓“活商”,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民勤城鎮化起步晚、水平低,至“十五”末,全縣城鎮化水平僅為20%,低于全省全國水平9個和1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對農業的依賴過度,社會發展對農村的依賴過度,人民生活對資源環境的依賴過度。今后要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促進節水、聚集要素、建設新農村和治理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來抓,力爭用5年時間把縣城建成綠洲生態型宜居城鎮、文化教育名城、縣域經濟增長中心,把紅沙崗鎮建成河西經濟競爭力最強的新興工業城鎮,其它城鎮建成農村區域經濟文化中心,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30%。今年已達到22.5%。要以景點建設和挖掘提升文化內涵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全國惟一蘇武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抓“發展”,著力構建和諧民勤。充分體現民本,高度關注民生,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實現人人上得起學、看得起病、養得起老的目標。今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356人,解決了260戶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2136戶城鎮低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完成了3個鄉鎮的試點工作。全力發展社各項會事業,年內實施科技項目31項,建設科技示范點107個;公共衛生醫療水平穩步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扎實推進,參合率達到88.24%。

  抓“扶貧”,集中推進石羊河流域末端治理。按照“大收縮、大封育、大移民”基本戰略,走好高效節水、生態移民、退耕封育、勞務輸轉、城鎮帶動、產業富民六條路子,培育拉長棉花、茴香、蜜瓜三大支柱產業鏈。在爭取國家政策、項目、資金支持的前提下,力爭“十一五”期間,湖區關井1000眼,壓縮耕地11.28萬畝,對紅沙梁花寨村至收成附智村的沿沙各村整體向縣內機關農林場搬遷,對退出的耕地進行圍欄封育,形成5—10公里寬的退耕封育區,建成西渠中心城鎮和工業園區,努力使湖區成為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示范區和全市扶貧式新農村建設的樣板。今年已對湖區撂荒地進行了圍欄封育,同時完成退耕地封育1.7萬畝,封井140眼、壓沙1萬畝,并按區域設立關井壓田封育警示牌。新建了黃案灘移民收縮點,完成50戶搬遷群眾的房屋主體工程。完成湖區通村油路52公里,輸出勞動力1.2萬人次。

  貫徹落實陸書記講話和文章精神,加快推進石羊河流域民勤屬區綜合治理,必須以改革的精神建立完善各項保障措施。要堅持統籌協調,強化抓落實的體制保障。堅決服從省市對石羊河流域的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規劃和統籌安排,使關井壓田、結構調整、生態移民、建設節水型社會等真正成為全流域上中下游共同的責任,成為民勤境內干部群眾和所有駐民單位共同的行動,形成全方位關注、全流域治理、全社會節水的管理體制。要整合項目資金,強化抓落實的投入保障。圍繞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紅沙崗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對全縣項目統籌謀劃、打包爭取、統一組織實施,最大限度發揮項目資金效益。特別對已列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但無資金計劃的生態建設與保護、關井補償等項目,積極爭取落實項目資金;對規劃中有投資計劃但缺口較大的日光溫室建設等項目,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對未列入規劃的重點難點工作,積極創造條件論證編制項目,爭取國家和省市支持。要完善扶持政策,強化抓落實的政策保障。重點研究突破關井壓田、生態移民、勞務輸出、高新技術推廣、退耕封育、沙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等重點難點工作的扶持和激勵政策,切實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改革水權制度,增強抓落實的機制保障。嚴格落實全縣水資源配置方案,加快城鄉涉水事務一體化進程,完善水資源宏觀總量控制和微觀定額管理體系,加強地下水智能化控制,培育水權交易市場,實行以票供水、以水定電、以電控水,形成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新機制。要切實加強領導,增強抓落實的組織保障。整合發改、水利、農牧、林業、扶貧等方面的力量,組建統一的石羊河流域民勤屬區綜合治理管理機構,實現對全縣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科學指導、和高效落實;進一步靠實責任,落實生態、經濟社會和黨建三個百分制考核制度,確保任務目標的嚴格落實。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有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有以民勤精神為動力的30萬沙鄉人民的奮力拼搏,陸書記講話和文章精神一定能等到全面貫徹落實,民勤決不會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頭 條 推 薦

“2007·走進天水”紀實攝影作品:藉河風情

·[甘谷] 舍己救人的青年教師王軍杰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武山] 武山“三下鄉”活動拉開帷幕
·[天水] 天水市政協加強后勤管理 促進和諧機關建設
·[天水] 團市委學習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
·[天水] 趙建強就《天水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修訂施行
·[清水] 生態經濟效益三豐收 清水退耕還林造福于民
·[天水] 天水市非稅收入大幅增長 全年完成9.19億元
·[天水] 我市完成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任務
·[天水] “2007·走進天水”紀實攝影作品:藉河風情線
·[天水] 2006年天水市十大科技新聞
更多>>>
最 新 圖 片
濁霧消散 蘭州“天亮了”(圖) 陸浩徐守盛出席“感動甘肅”揭曉 蘭州“景觀牛大碗”將上奧運餐桌 謝霆鋒蘭州亮嗓 現場一片尖叫 “蘭盾3號”出鞘 5000警力夜查全 2006年甘肅水利工作巡禮

相 關 新 聞

·眾志成城縛“黃龍”——民勤縣治沙造林紀實
·民勤綠洲瀕臨消失 溫家寶連續11次作出批示
·民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見聞
·民勤沙逼人退 綠洲逐年消亡(圖)
·民勤一中:一流教育在沙鄉 隴原名校鑄輝煌
·中國道教界支持甘肅民勤生態治理
·“6·17”前夕 甘肅開展“認領”沙漠活動
·人民大會堂里共議“拯救民勤”
·拯救民勤全球行動:“認領”沙漠享受國家稅收

新 聞 評 論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濁霧消散 蘭州“天亮了”(圖)
時尚先鋒 炫目靚麗時尚手機大導購
01013 天水市一院住院部

最新新聞
·民勤:圍繞節水抓生態 綜合治理促和諧
·濁霧消散 蘭州“天亮了”(圖)
·甘肅縣市區黨代會順利召開 黨委換屆圓滿結束
·甘南州非公經濟形成八大產業體系
·平涼市黨代會續寫改革發展新篇章
·央視在甘設立獎學金
·蘭州2006 :心靈留下的足跡
·甘肅迎來“2007裝備制造業發展年”
·圖文:甘肅省博物館打造文化大餐迎接市民
·中國商務成本最低城市 蘭州居第三
·同一天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投案 書記存錢
·甘肅為民間藝人著書立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徐守盛十問村支書
·追記空軍駐甘某部飛行員李劍英烈士(上)
·代省長徐守盛會見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一行
·臨夏市商貿流通業呈現新姿
·蘭州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省市聯席會議召開
·寒假蘭州飛北京 票價200元
·三軍會寧會師 崔永元:自我改變最大
·甘肅迎來今年第一場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