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武威”盛開文明花
武威古稱涼州,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素有“銀武威”之稱,198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近年來,武威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精神文明建設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同安排、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形成了“三個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成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2個,省級文明單位54個,市級文明單位237個。2005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城市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為了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武威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武威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實施方案》,將測評項目、指標、內容分解到48個責任單位,明確了責任目標,形成了主要領導統攬全局親自抓、分管領導傾注全力具體抓、職能部門分工協作深入抓的工作格局。他們從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入手,以改進機關作風、規范機關行為、堅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務黨務公開、強化效能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機關行為的規章制度,頒布了四條“禁令”,有力促進了機關作風、政府職能的轉變,群眾滿意度測評達到96%。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和干部,建立健全中心組學習制度和領導干部理論學習考核制度,總結探索出了以抓好“黨政領導干部決策層、思想戰線關鍵層、黨員干部重點層、職工群眾普及層”理論學習的“四層”模式,使理論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有了明顯提高。堅持不懈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教育,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經常化、制度化,群眾對黨政機關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建立健全黨政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制度,開設市委書記、市長專線電話,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集中開展處理涉訴涉法信訪問題和大接訪活動,及時解決了群眾反映的難點、熱點問題,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武威市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當中,建設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他們精心組織實施“四五”普法規劃牞全市法制宣傳教育的普及率達到85%。深入開展了“平安武威”創建活動。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開展創建“平安武威”活動的實施意見》,將社會治安防范工作與城市建設、社區建設緊密結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防范網絡,提高全社會整體防范水平。
通過“平安武威”創建,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社會治安秩序進一步好轉。制定了《城市社區建設五年規劃》,開展了“星級社區”創建活動。切實加強社區民主建設和班子建設,所有社區居委會均由直選產生。深入開展了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和創建文明社區、綠色社區、學習型社區、無毒社區等活動,強化了基層基礎工作。
武威市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了形勢政策教育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形勢政策主題教育活動。市文明委制定下發了《市民文明公約》、《居民文明守則》、《機動車駕駛員文明守則》,使道德規范進一步具體化。宣傳文化部門堅持開展廣場文藝演出,業余群眾文體團隊紛紛建立,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積極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市上成立了見義勇為基金會,每年對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集體進行表彰獎勵。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全市建立市級社會捐助接受中心1個,縣級社會捐助接受站4個,街道和社區捐助接受點34個,累計救助特困群13.24萬人次。廣泛開展志愿者活動,全市共有注冊志愿者26410名,占城區人口的8.7%,各級團組織每年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活動,公益性活動機制完善,活動正常。
武威市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他們把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市服務功能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硬件和物質基礎。城區面積由撤地設市之初的15.7平方公里擴大到24.64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由2001年的21.2%提高到目前的29.85%;先后投入14億元,建設了以“天一時代城”為代表的功能完善、設施配套、人居環境優美的6個住宅小區,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由2001年的15.7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3.7平方米。建立健全了城市管理機制,維護了良好的公共秩序。加強市民素質培訓教育,武威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有了顯著提高,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大力發展醫療和公共衛生事業,初步形成了以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為依托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政府部門建立了統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疫情通報制度、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救治體系。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率不斷擴大,實現了“兩個確!薄>用窠】邓讲粩嗵岣。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73.2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全市計劃生育率達到92.02%,并跨入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市的行列。
武威市以實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和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市和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市為契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積極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全市上下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戰略性任務,認真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的批示、指示精神,精心謀劃,全力爭取,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