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和明代相隔千年,然而,卻有一段明代長城疊加在了漢代長城的墻體上。昨日,“2006中國長城新聞采訪萬里行”在甘肅威武黃羊鎮看到這一大奇觀。 在武威,200多公里的漢代長城基本都是土夯城。據了解,這段長城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明代長城則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77年)。考古工作者根據史料以及現場考古發現,武威黃羊鎮段1100米長的長城竟是漢代和明代長城緊密結合的產物。明代長城建在漢代長城上,并與漢代長城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朝北,一半是漢代長城,朝南則是明長城。據介紹,原有的漢長城僅一米寬,與明長城結合后,頂部超過一米,變得更厚實和堅固。從被公路水渠切開的長城斷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漢代墻體夯土密實,明代的墻體相對松散,風化也要嚴重些。 記者劉建實習生舒張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