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11/46CC8FA3ED20A3B79E9EB0D7B5F_CCD57A95_85810.jpg)
新武山訊(記者王正平 劉轉紅 楊洋 樊亮)旋鼓舞盛世、端午情更濃。6月10日,正值端午佳節,來自城關、洛門、灘歌、龍臺、山丹等鄉鎮以及“渭川鼓韻旋鼓隊”的8支旋鼓舞隊伍齊聚國家4A級旅游景區武山水簾洞,用豪邁的氣勢、激越的鼓聲為游客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生動展示了“武山十有”文化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了武山縣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風采與成果,把濃郁的節日氣氛推向高潮。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AD246AA00158D2191BFF899A89D_1B954C79_68207.jpg)
參演隊伍服飾各不相同、造型各具特色,表演風格融合了各鄉鎮、各村傳統,灘歌、龍臺、山丹氣勢雄渾、古韻猶存;城關、洛門穿插迅速、粗獷豪邁。尤其是女子旋鼓表演和渭川鼓韻旋鼓隊的表演,一個鏗鏘有力中兼具柔美,一個大氣奔放中更帶陽剛,讓人印象深刻。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583A9B90443601A42087E279239_5748B728_4B967.jpg)
旋鼓舞是武山縣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山自古就有在端午節進行旋鼓舞展演的傳統,每年五月初五,全縣各鄉鎮、各村的旋鼓隊身著傳統服裝,齊聚進行表演,群眾呼朋喚友一同觀看,成為武山人過端午的一大盛事。通過旋鼓舞展演,既展現了武山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也讓各地游客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58E28C5FF344319716586E2A9D5_AB2D5818_4E252.jpg)
隨著《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護傳承條例》的發布,以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要載體,多形式組織旋鼓舞展示展演,不斷增強武山旋鼓舞保護傳承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成了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通過旋鼓舞等非遺展示展演,不僅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時代內涵、賦予新的表現形式,也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對非遺項目的知曉度、參與度和感受度,對貫徹好、執行好、實施好旋鼓舞保護傳承條例具有重大意義。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3EEAF724704A243795E9673930F_31E2F577_6175B.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E5015B7019A64C48D12B7455674_75083DE5_588ED.jpg)
![](/Files262/BeyondPic/2024-6/11/D89E20099E3222151E36C3C4112_4CE5EF6C_61DE7.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