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負新使命 奮進新征程 著力凝聚現代化新武山建設磅礴力量——2023年武山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思想如炬,引領未來;燈塔引航,破浪篤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山,離不開思想的指引、精神的支撐、文化的滋養。遵循著偉大思想的科學指引,印證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光芒,鋪開新時代武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壯闊畫卷,一筆一畫書寫的是十有武山的魅力新韻,一撇一捺勾勒的是文明武山的時代新風,一顰一笑記錄的是祈福武山的和美新顏“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方向明,方能思路清。
回望過去的一年,武山縣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決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服務大局、守正創新、凝聚力量、激濁揚清,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武山實踐凝心聚力、造勢鼓勁。
高舉思想旗幟 奮進力量強勁有力
學有所思,方能學有所悟、心有所信。
這一年,我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抓學習、促引領、提素養、聚共識,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28次、專題研討13次,示范帶動各級黨委(黨組)開展學習研討1300多場次,命名掛牌基層理論宣講示范點4個,開展巡學旁聽40余場次、各類宣講3600多場次,覆蓋基層干部群眾超過10萬人次,干部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行動更加堅定自覺。
壯大主流輿論 武山聲音愈加響亮
新時代同心筑夢,新征程凱歌以行。
這一年,我們胸懷大局、把握大勢,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不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題宣傳有聲有色,輿論生態持續改善,網絡空間日益清朗,“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等宣傳活動扎實有效,4745條(篇)外宣稿件在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刊播轉發,文化旅游節17項系列活動廣受歡迎、登上熱搜,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展信心和底氣更足。
弘揚文明新風 精神文明成果豐碩
一個時代的圖景,人心是最美的底色;
一個民族的復興,精神是重要的力量。
這一年,我們全面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精神沃土、涵養文明底蘊,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評為全省優秀中心,村民議事廳被評為全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城關鎮君山村被命名為全省村規民約先進村,創建市級文明單位21個,推薦評選省級文明校園4個,評選“百佳模范”等先進2600多人,注冊志愿服務隊1085支,登記志愿者6.4萬人,參與人數28.6萬人(次),志愿引導自愿、自愿引發共治、共治引導共識、共識引來美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堅持以文化人 文化自立自信自強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這一年,我們堅持以文化人、凝聚共識,持續涵養文化根脈、彰顯文化韻味、創新文化載體、增強文化自信,《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護傳承條例》公布施行,鴛鴦玉雕傳統技藝登上央視《探索·發現》欄目,全省首家鄉村美術館廊揭牌開館,《武山十有》《武山拉梢寺石窟研究》出版發行,《武山風物》編撰有序推進,“武山十景”等5類50個特色地域品牌評選揭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豐富多彩,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利用成效顯著,體育競賽成績驕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精氣神進一步提振,文化自信進一步增強。
推動文旅融合 文旅事業繁榮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是對文旅融合發展經驗的高度總結,為新時代新征程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這一年,我們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立足武山十有特色資源,創新實施“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渭川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水簾洞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等工作扎實推進,董莊村、馬年村、南坪村國家3A級景區成功評選,水簾洞景區二期游客中心建成啟用,蔬菜博覽會、水簾洞文化旅游節、全域旅游推介月等活動成功舉辦,全年累計接待游客4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7.3億元,走出一條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路徑,有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百舸爭流不讓半尺,千帆競發不落絲毫。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新征程上,我們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意氣風發、奮勇爭先,繼續書寫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著力匯聚起奮進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