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門老市場順著整潔的水泥硬化路而上,一片片排列整齊的鋼架大棚映入眼簾,大棚內草莓長勢正旺。文家寺村帶富黨員駱建民正在大棚里忙碌著,他高興地說:“現在草莓價格依然堅挺,市場供不應求,還需要多聘請幾個村民來幫忙采摘果子。”去年以來駱建民結合本村蔬菜種植傳統優勢,租種村集體的43個大棚,在他的幫助和帶領下,周邊80多戶群眾共同增收20多萬元。
近年來,武山縣大力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積極探索帶富黨員作用發揮新途徑,通過政治上引領、政策上引導,激勵帶富黨員積極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產業,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Files262/BeyondPic/2023-5/31/bc77d95fafef4b528d76fe8d1b8c6926.jpg)
一帶多,讓帶富黨員“有責”
“蜂兒上病了,怎么辦?”
“找老白啊”,而他們口里所說的“老白”就是土生土長的楊河鎮蘆河村黨員白謝成。2018年,白謝成開辦了武山縣放飛養殖專業合作社,專門銷售土蜂蜜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作為黨員,自己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們共同走上致富路,才是真的富”,白謝成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干的。他主動向村黨組織承諾,為3戶黨員群眾提供養蜂技術和銷路幫帶,并吸納到合作社務工,當年增收達到2萬多元。在2021年,他又擴大范圍,吸收本村和安溝村、廣元村部分黨員群眾加入合作社,統一品牌包裝、提供技術指導、共享銷售渠道,養殖蜜蜂成為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1名帶富黨員幫帶1到3戶困難黨員群眾,成為打開帶富黨員“無責”變“有責”的金鑰匙,通過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服務、渠道共享和務工場所,示范帶動群眾擴大蔬菜、林果種植面積3000余畝、養蜂410多箱、養殖860多頭,切實讓黨員群眾創業有依靠、發展有產業、致富有門路。
![](/Files262/BeyondPic/2023-5/31/66f0abcfc704482d8ed9eee2e9ac76ac.jpg)
搭平臺,讓帶富黨員“有為”
正月初六,樺林鎮包門村一派熱鬧情景,“平安包門杯”暨2023春節籃球友誼聯賽正式開賽,作為贊助者的包世明是忙前忙后,幫著村黨組織張羅相關事宜。
“那是一個熱心人,愛幫村里和村里人干事情”,這是包門村黨員群眾對他的一致評價。作為帶富黨員,包世明總是能夠第一時間響應黨組織號召,當聽到村黨組織計劃建村史館后,當即表示愿意捐款1萬元修建村史館;當聽到黨員群眾生活困難后,帶頭開展捐款捐物;當聽到群眾外出務工有困難,當即聯系相關企業,為群眾落實了就業崗位;當聽到村黨組織發展集體經濟有困難,他積極出謀劃策,幫助村上理思路、出點子···。
像包世明這樣帶富黨員反哺桑梓,為鄉村振興集聚動能的示范比比皆是。為讓帶富黨員作用發揮更加充分,武山縣各級黨組織積極搭建幫困救助、穩崗就業等作用發揮平臺,結合開展“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引導帶富黨員帶頭結對關愛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先后幫助9600多名黨員群眾在外實現就業增收,推動形成了先富幫后富的生動局面。
![](/Files262/BeyondPic/2023-5/31/62a58dbf70bd42539046af0ee764dab0.jpg)
強示范,讓帶富黨員“有位”
在科技興農方面,不得不提城關鎮韋莊村帶富黨員張鳳生。面對一直以來重茬地不能種瓜的傳統,他帶頭反復試驗,突破老一套耕作方法,在瓜果連茬種植增產豐收上開辟了新途徑,有效增加了菜農收益,本人也多次獲得省、市各類獎勵,連續擔任兩屆縣政協常委。
這只是一個縮影,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工作開展以來,先后有270多名帶富黨員示范領辦創辦合作社230多個,成立村辦企業11個,充分體現了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各級黨組織先后推薦78名帶富黨員為各級先進典型和“兩代表一委員”,將成績突出、有責任感的356名帶富黨員納入村級班子后備力量進行跟蹤培養,讓帶富黨員有位子,不斷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熱情。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武山縣結合帶富黨員特長,把協助村“兩委”發展產業、幫帶黨員群眾增收作為評判依據,對接發展需要和群眾需求,讓帶富黨員在基層一線干得了事、帶得起頭、發揮得了作用。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