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5/8/6a83c8b76f8d43b8845140e2d7ea02d5.png)
5月7日,“隴上菜都·十有武山”2023天水·武山渭川盆藝展開展,以盆藝為媒,邀四方賓客,游祈福圣地,品渭川文化。
![](/Files262/BeyondPic/2023-5/8/86aa47d557dd406aab013e33ba8ea197.png)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德銀出席開展儀式并宣布開展,縣委副書記馬福勝主持開展儀式,縣委副書記王萍致辭,副縣長王巖介紹渭川盆藝發展情況及本次盆藝展布展情況,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永紅、縣政協副主席許鵬云出席開展儀式,縣直部門負責人、城關鎮干部職工代表、渭川盆藝協會和群眾代表參加開展儀式。
王萍代表縣四大班子向本次盆藝展的開展表示熱烈祝賀。她說,渭川盆藝制作由來已久,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成熟穩固的基礎,盆藝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覽中斬獲獎項。武山真誠希望以盆藝為媒,借此機會與朋友們暢敘友誼、深化交流,共同推動合作之路越來越實、越走越寬,把渭川文化發揚光大。武山也將始終把盆藝產業作為踐行“兩山論”的重點產業、樣板產業來打造,深入挖掘縣內盆藝資源,持續做大盆藝產業,做優盆藝品質,打造渭川盆藝品牌,讓盆藝產業成為帶動武山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王巖介紹武山渭川盆藝發展情況及展覽布展情況時說,武山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文化底蘊深厚,名貴樹木眾多,盆藝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發展盆藝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武山盆藝人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采用棕皮、樹筋等材料,通過“粗扎粗剪”等方式制作盆景,銷往隴西、天水等地,拉開了盆藝產業發展的序幕。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武山盆藝產業制作工藝、生產規模、銷售市場逐步成熟并發展壯大,先后建成城關南峪、龍臺山羊坪等10個生產培育基地,種植面積1萬多畝,發展盆藝合作社45家,個體經營戶1200多戶,從業人員5000多人,年產值4億元以上,初步形成了發展有規劃、生產有基地、銷售有市場的產業發展格局。
![](/Files262/BeyondPic/2023-5/8/415ca8ee931946318de4cbc6f5627fb6.png)
據悉,本次蔬菜博覽會渭川盆藝展為期4天,共展出松柏類、梅花類、雜木類、花木類、奇石根藝類等5大類42個品種500多盆精品盆景,參展作品題材多樣、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充分展現了渭川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展覽將為廣大盆藝愛好者提供一個專業的交流平臺,為武山渭川盆藝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活力,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武山作出新的貢獻。(記者 郭永強 李竹青)
![](/Files262/BeyondPic/2023-5/8/20f1f263a35d459c927fb9dcafb9d1c5.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8/21880a642b8f45618450914a199667db.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8/2c6cbec76b6140e896d59ed5ffc2d760.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8/1685f7d90bf04d96a5936ae1513458e1.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8/8e8bb9c9fbb14fc5928ad098cf0f6c49.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