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22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實施“四強”行動,扎實推進“五大工程”,持續開展城鄉共治“六大行動”,重點抓了以文化人凝聚共識、正確用人激發干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名片、創新方式擴大影響、慎終如始防控疫情六件大事,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縣域經濟穩步提升,城鄉發展提速加力,發展活力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步伐加快,生態環境全域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黨的建設取得新進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山邁出堅實步伐。為充分展示各鄉鎮、各部門2022年度工作成績,尋找工作差距,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在全縣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縣委、縣政府決定,集中開展“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活動。現將2022年應急管理局、審計局、林業和草原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局、鄉村振興局、金融辦亮點工作展示如下。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7f80d303b07c48e2940b5502f4eb2f7b.jpg)
武山縣應急管理局“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忠誠履行職責使命 奮力營造安全環境
一、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省市反饋問題整改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逐步健全。
積極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工作機制,厘清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不斷完善。及時調整了縣安全生產委員會等“兩委四部”組成人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13次,研究制定了《武山縣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清單》等文件,與各鄉鎮、各部門簽訂了《2022年安全生產和消防目標責任書》,有力推動了安全生產責任落細落實。
三、全縣安全生產治理體系更趨完善。
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省委省政府35條和市委市政府50條貫徹落實具體措施,加固薄弱環節和短板漏洞,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嚴守安全生產每一道防線。扎實開展28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大檢查,風險防控能力持續增強,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共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1356次,發現和整改隱患問題4100余條。
四、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早預警、早轉移、源頭管控等災前防范關鍵招,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工作鏈條。排查整治各類災情隱患301處,確定應急避難場所568個。高效應對夏季旱情等自然災害,發放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中央補助資金620萬元,救助受災群眾8818戶38783人。縣財政先后投入145萬元采購27類19516(件/臺)應急救援物資。縣鄉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達到4000余人。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a220bfc04b5b4f59b329af8ec868e1cc.jpg)
五、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縣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順利推進,完成執法隊伍統一制式服裝和標志管理使用,開展聯合執法131次,臨時查封單位18家,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44份,處罰單位25家,責令“三停”單位9家,行政拘留6人,約談企業7次,罰款93.7萬元,應急管理執法邁上法制化、規范化新階段。
六、省市反饋問題整改全面完成。
省市安全生產督導組先后15次深入我縣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反饋各類問題隱患217條,我縣迅速召開督導檢查反饋問題整改交辦會議,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深入一線督促整改,壓茬推進反饋問題高質量全面整改。目前,省市督導檢查交辦的217條問題已全面完成整改。
七、全民防范意識進一步增強。
結合“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六進”活動。累計推送安全信息5000余條,發送各類安全提示短信1.8萬條,制作防災減災系列科普宣傳音視頻8個,開展宣傳60余場次,發放安全生產知識讀本1.8萬余冊、各類宣傳資料 4萬余份,現場解答群眾咨詢3萬人次。“新安法知多少”全國網絡知識競賽活動取得較好成績。
八、全面完成資金爭取和招商引資任務。
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成立招商專班與陜西寶雞康興塑業有限公司積極對接,投資800萬元在洛門鎮冶扶村建設運營天水康興塑業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了確定目標任務。積極銜接向上爭取資金715.8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209.9%。認真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完成了武山縣應急物資儲備配送中心項目可研,儲備武山縣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項目。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dba0254f79d9453384c1bde97ca81ecd.png)
武山縣審計局”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穩中求進謀求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繪制審計新篇章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深入開展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對縣財政2021年度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對縣住建局、鄉村振興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統計局等5個單位進行了延伸審計。完成縣發改局局長等5名科級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審計,縣應急管理局原局長等15名領導干部離任審計。針對審計發現問題,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責成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整改。通過審計,有效規范了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助推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
二是大力推進重點投資項目審計。完成了西關熱源廠、城區第二水源地建設工程等58個重點項目投資審計,送審投資額為50520.60萬元,審定49108.92萬元,核減1411.68萬元,核減率為2.79%。
三是以兜牢民生底線為目標,組織開展了武山縣糧油儲備公司專項審計、糧食輪換補貼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
四是配合天津市審計局完成對我縣東西部協作資金專項審計;配合省市審計機關開展了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政策落實審計、2021年以來武山縣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經濟政策措施情況審計、全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政策落實和資金情況審計。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72b13dcfb23b425a97fef9f44aeb54a4.jpg)
武山縣林業和草原局“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總體工作成效
2022年,全縣林草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緊緊圍繞“一線兩景三園五域八結合”的總體要求(一線即天定高速沿線;兩景即水簾洞、木梯寺大景區;三園即老君山森林公園、北山生態休閑公園、南山生態民俗公園;五域即大南河流域、榜沙河流域、山丹河流域、響河溝流域、何家溝流域;八結合即項目實施與國家級森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相結合、與建設森林小鎮相結合、與城鄉共治“六大行動”相結合、與全域旅游相結合、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與道路建設相結合、造林與造景相結合),扎實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工作,全年完成營造林6.22萬畝,義務植樹125萬株,村莊美化22個,道路綠化217公里,建設草原圍欄12.29公里,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24.85%和84%。
高標準建設廣武坡義務植樹基地
組織101個縣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2萬多名干部職工和群眾,在廣武坡區域義務植樹2000畝、工程造林6500畝,實現了整區域大規模荒山荒坡綠化,為縣城西側筑起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荒山荒坡綠化再覆蓋
在鴛鴦鎮廣武坡、水簾洞旅游專線東面荒山等區域,完成人工造林2.22萬畝;在城關鎮廟峪溝、何家溝,四門鎮麥山等區域完成退化林修復3萬畝;在樺林、鴛鴦建軍山完成縣場合作造林1萬畝,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裝,舊貌換新顏。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43afe423c46340bba8e00cb17aa3c2a5.jpg)
鄉村綠化美化再推進
堅持“適地適樹、適地適花”的原則,采取種樹、種花、種草相結合的方式,綠化美化大莊、君山、南坪、楊莊、賀店等22個省、市、縣鄉村振興示范村15萬平方米,集中建成了一批“村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麗鄉村。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8296b44828cf44fe9d8950b74510cb6a.jpg)
道路綠化整治再提質
在水簾洞旅游專線、侯白路、四馬公路、四門南坪-洛門金剛段、城關雷家山-劉家灣段等道路,栽植行道樹217公里,道路綠化率達到90%以上。扎實開展“一愛一為”清草護樹美院凈村志愿服務行動,整治行道樹450公里,進一步提升了行道樹的整體“顏值”。
草原生態修復保護不斷加強
建設草原圍欄12.29公里,補播改良草原3446畝,病蟲鼠害防治4182畝;采取無人機飛播和人工補播相結合的方式,改良草原7500畝。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3081b8a135b947349bb9bf9e5551c13e.jpg)
武山縣市場監管局“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創新舉措強監管 奮楫篤行譜新篇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武山縣市場監管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質量強縣戰略,嚴守質量安全底線,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125daee4bd6f452cbb1f44872e0ae862.jpg)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市場活力持續增強
深入開展“接放管服”改革,2022年,新發展市場主體1856戶,完成個轉企102戶。辦理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283戶,注冊登記特種設備104臺。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在政務服務大廳市場監管窗口開辟“一窗通辦”窗口,政務大廳市場監管窗口被評為“巾幗文明崗”。著力夯實非公黨建基礎,培樹省級黨建示范點1個、市級黨建示范點2個,2個黨組織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第十八批縣級文明單位”。截至目前,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45家,覆蓋非公企業86家,全縣非公經濟組織黨員602名。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66ea0443b3224289be46356788d1f082.jpg)
堅守四大安全底線,民生安全保障有力
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及時指導各鄉鎮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有序推進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工作。扎實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文明餐桌”、婚宴聚餐及農村食品安全整治等行動,組織開展食醋、桶裝飲用水、食用油等專項整治行動。扎實開展了中高考、祈福游活動等重大活動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對監考定點接待單位及考點周邊、水簾洞周邊店面進行全覆蓋檢查。完成市、縣兩級食品抽檢任務955批次。完成食品快檢2119批次,合格率為99.2%。持續強化“兩品一械”安全監管,對全縣421家醫療機構、83家零售藥店及1家藥品生產企業全年多頻次全覆蓋進行監督檢查,收集上報藥品不良反應410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102例、化妝品不良反應30例,完成藥械抽檢71批次。筑牢特種設備安全防線,深入開展全縣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大檢查,每季度對全縣特種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巡查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36人次,檢查單位128家,設備734臺(件)。對轄區內餐館、酒店、飲食攤點等液化石油氣瓶用戶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強化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燃氣具、電動自行車等11類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完成水泥、機磚、化肥、眼鏡等四大類19個品種抽檢58批次,合格率100%。
著力推進質量強縣,質量發展不斷夯實
發布了《2021年度武山縣質量狀況分析報告》。指導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申報2022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根據“渭川之秀”商標注冊方案,指導武山縣特色產業協會對18個大類、170多個商品進行申報。新申請商標228件,成功注冊178件,授權實用新型53件。
武山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位于城關鎮風云雷雨壇南側,主要負責我縣食品檢驗工作。實驗室現有面積400平方米,包括業務受理室、理化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原子熒光室、快檢室等12個實驗功能室,擁有便攜式拉曼光譜儀、微生物實時檢測儀、多功能食品安全綜合分析儀等設備60余臺。實驗室的建成,將極大地緩解我縣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支撐能力缺乏的不利局面,基本滿足全縣食品生產經營源頭及過程監管需求。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b2b393ea1fd7440a97a0e81cdd787302.jpg)
持續加強監管執法,市場秩序和諧穩定
著力加強對食品、藥品、日用消費品、價格等領域案件查辦力度,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案件111起,上繳罰沒款收入70多萬元。深入開展價格監督檢查,督促市場主體落實明碼標價,嚴厲查處操縱價格、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扎實開展停車場設施建設管理“一難兩亂”專項整治行動,督促機動車停車場規范制做收費公示牌。全力做好計量惠民工作,對全縣集貿市場、超市、醫療機構以及快遞公司檢定計量器具2000余臺,對全縣27家眼鏡配置場所、13家加油站進行了監督檢查。積極做好投訴舉報處理工作,接聽電話咨詢建議200余起,受理投訴舉報461件,挽回經濟損失48萬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工作,組織開展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質量月等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接受消費者咨詢500多人次,撰寫市場監管信息簡報278期,在各級媒體刊發30多篇。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f044376ca2db4ba29b1af4c1d057f4f7.jpg)
主動服務發展大局,落細落實各項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制定《關于全力支持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督促指導食品領域市場主體必須全面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強化餐飲店面管控力度,嚴格落實“一掃三查”措施。“一愛一為”有聲有色,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一愛一為”活動和疫情防控“包抓小區”工作,責任小區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24小時值班值守配合社區落實防控措施,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鄉村振興幫扶行動扎實開展,指導全縣各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31家,深入4個幫扶村,開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老黨員、留守兒童活動,贈送了價值10000余元的生活學習用品,為幫扶村捐贈價值8000余元的農膜、有機化肥助推幫扶村集體經濟發展。生態環保工作深入開展,持續加大對商品煤質量的抽檢批次,配合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東部分中心開展市級煤炭監督抽檢29批次,合格率為100%。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保持正常使用,使油煙達標排放。
2023年,武山縣市場監管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持續提升市場監管效能,著力維護市場秩序和諧穩定,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武山篇章不懈奮斗。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53003eb9030f4ee5a2d1a6f32a6898f6.jpg)
武山縣統計局“曬成績、找差距、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2022年,縣統計局在縣委、縣政府和市統計局堅強領導下,以提升統計能力為目標,積極推進統計基層基礎和信息化建設,扎實開展各項統計調查,強化統計監督,著力提升數據質量,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統計服務保障。年內榮獲甘肅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單位、甘肅省貧困地區重大專項普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高質量完成各項統計調查任務。指導15個鄉鎮、90家“四上”企業、78個在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部分行業事業單位以及限下抽樣調查單位按時完成了全縣6類14項月報報表和11類27項季報報表的聯網直報工作。完成3456家法人單位的信息更新維護和1645家新增法人單位的錄入工作,認真開展88家“一套表單位”核查工作和一、二、三季度在庫單位信息審核和更新維護工作。扎實開展規下工業抽樣調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調研等專項調研核查工作。深入開展2022年度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更新維護工作,共新增2個社區、維護村級名稱10個、村級屬性變更4個。按時完成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工作,涉及全縣3個鄉鎮5個調查小區200戶、15個鄉鎮344個村11個社區。積極做好全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前期籌備工作。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65460044d0674eb4940fcb66b82b49a3.jpg)
多聚并措破解統計難點堵點。著力改善全縣“四上”企業庫規小量少的現狀,組織業務人員深入全縣57家發展較好的企業,摸清企業發展實情,詳細制定入庫計劃,盡力推動潛力企業早入庫、早出數。2022年新入庫“四上”企業12家,全縣在庫“四上”企業總數達到90家。建立了項目入庫和投資統計會商制度,規范了項目入庫工作流程,及時指導解決78個項目統計工作中存在的上報數據邏輯關系不匹配、臺賬資料不健全、數據審核責任不明確等問題,確保了項目應入盡入、投資應統盡統、數據應出盡出。
多點發力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強化各項上報數據的審核把關,定期對重點企業、數據變化較大的領域進行全面核實核查,確保出數數據質量。印發了《關于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的若干措施》,成立統計數據質量核查工作小組,利用“雙隨機”抽查、統計督察、常規核查等方式,對全縣一套表單位的運行情況開展統計監督,全年共開展統計執法檢查3次,檢查企業50余家。
持續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強化統計業務人員管理的通知》,建立了鄉、村兩級統計從業人員信息庫。為2021年新入庫的22家“四上”企業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文件柜。建立了部門統計數據會商會審制度,做到上報數據信息可銜接、可追溯、可驗證。扎實開展《統計法》頒布39周年紀念日宣傳活動,制作發布音視頻(音頻1期、小視頻3期)、開展了統計知識測試。全年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甘肅省統計條例》等統計法律法規宣傳資料共計5000余冊。全年共舉辦商貿、工業、投資、房地產等專業的線上培訓班8期,培訓240余人次;舉辦農業、服務業等專業的線下培訓班3期,培訓170余人次。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c30d95b6acf643989a9d7138e0fb98ca.jpg)
不斷提升統計服務水平。召開了全縣統計工作會議,參與籌備全縣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議11次,編撰發布了《統計分析》12期、《統計月報》12冊,完成了《武山統計年鑒2022》編印工作。同時發放自主編印的《統計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匯編》《一套表調查單位及投資項目入庫審批手冊》等統計知識手冊500余冊。全年共撰寫統計分析信息301篇,市局內網采用134篇,省局內網采用58篇。
扎實做好為民服務。持續開展幫扶慰問,為幫扶村提供了3000元化肥物資,捐贈了筆記本、中性筆、文件袋、紙杯等辦公用品,為困難群眾捐贈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完成了值班值守消毒消殺、核酸檢測、政策宣傳等工作。常態化開展“一愛一為”環境衛生清潔行動。
2023年工作目標:
1.認真組織開展武山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各階段工作。
2.全力以赴實現2023年全縣“四上”企業總量突破100家。
3.高標準完成統計信息化升級改造建設工作。
4.高質量完成2023年各項統計調查任務。
5.扎實謀劃2023年統計宣傳培訓計劃,擬舉辦各類培訓班10期,受訓人員500人次。
6.認真開展統計執法檢查2次。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526b13f91a1f4e799f3506e7f4afd82b.jpg)
武山縣鄉村振興局“曬成績 找差距 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2022年,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要求,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鄉村發展活力全面激發。
完善機制抓保障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和省、市政策文件精神,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部署。科學謀劃提出“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謀劃項目8大類126個、總投資8.49億元。
鞏固成果提成色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新識別三類監測對象49戶267人,現有1716戶7588名監測對象,風險消除率73.1%。硬化通自然村道路23條60.6公里;實施供水項目27處;完成抗震房改造456戶;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4538.39萬元;落實醫療保險資助資金1946.65萬元,報銷醫藥費1.02億元;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2.34億元;1425戶搬遷戶實現就業4478人,就業率達96.65%。
發展產業強基礎
產業興則百業興。按照“六抓六化六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思路,統籌涉農資金2.06億元用于產業發展。蔬菜種植41.2萬畝,產量132萬噸,蔬菜產業實現產值42.8億元。全縣畜禽飼養總量突破203萬頭只,畜牧業總產值達11.58億元。發放小額貸款3.3億元,果品總產達6.2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輸轉勞務12.03萬人,勞務收入33.7億元。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3543個,25家鄉村就業工廠帶動939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023a61ee43f34b0599b8ff52b9c9efb0.png)
深化幫扶拓成效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寶坻區落實財政援助資金3690萬元,實施項目24個。打造4個東西部協作示范村,消費幫扶達2.2億元。提出“0123”幫扶工作思路,組織編寫《武山縣駐村幫扶記憶》,調整輪換駐村幫扶隊員81名,培訓駐村幫扶工作隊員1200多人次。累計落實幫扶資金940萬元、幫辦實事1152件。
鄉村建設繪新景
村有千百樣,美景各不同。整合各類資金7392.71萬元用于鄉村建設。完成162個發展類村莊規劃編制,實現發展類村莊規劃編制全覆蓋。25個省、市、縣示范村創建工作高質量推進。按照“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打造“一線三堡九灣”等鄉村旅游線路,成功舉辦祈福文化旅游觀光活動、首屆全域旅游推介周、武林大會等活動,培育鴛鴦玉器、渭河奇石、渭川盆藝等文創產品。
鄉村治理促和諧
鄉村治,百姓安。武山縣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重教家庭”“武山好人”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黨建引領促振興,全縣村集體經濟年收益村均達12萬元。引進教育、衛生等行業緊缺人才,選派業務骨干到農村支教、支醫、送技術,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492ba978eec645eb9a95fd330b250174.jpg)
武山縣金融辦“曬成績 找差距 趕進位”亮點工作展示
一、基本情況
全縣金融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全力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金融支撐。全縣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7%。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0.75%。全縣累計實現保費收入同比增長0.65%。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a37e18ad9fc74cd485f2a5dec32818b7.png)
二、2022年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有力紓解實體融資難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33條和甘肅省53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舉辦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協調引導銀行機構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4.5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持續加大金融監管力度。組織開展2022年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日活動,現場懸掛各類宣傳標語20多條,擺放展板40多塊,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萬多份,現場解答群眾咨詢500多人次。制作了防非宣傳短視頻,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廣泛傳播,提高社會面知曉率。常態化開展防非宣傳“進村、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切實增強社會公眾的金融知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了老年群體防騙意識。
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按照“應貸盡貸”的原則,協調發放過渡期脫貧人口貸款7000多戶3.34億元。召開武山縣信用村(鎮)創建會議暨授牌儀式,積極開展普惠金融工作,加大對農戶、涉農企業、農業產業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持續開展信用村(鎮)創建工作,以農戶信息采集為抓手、以“整村授信”工作為載體,已在全縣創建信用村198個。
防范化解金融領域風險。全力發揮化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總作用,先后組織召開了6次高風險金融機構化險工作領導小組會和依法清收工作專班會,建立清收工作“日通報、周調度”機制。協調法院、公安等部門建立了不良貸款案件快立、快審、快執、快結工作機制,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多渠道處置不良資產,確保責任貸款應收盡收。
推進特色產業工程貸款發放。堅持能貸盡貸的原則,大力引導、推動承貸行社按照國家信貸政策,簡化貸款流程,以擔保增信、企業自行抵質押等有效方式,積極協調貸款落實,全力解決企業融資需求,累計協調發放貸款5.7億元,為推動全縣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Files262/BeyondPic/2023-2/11/5567c860679c45f6b5289c63ca3ddce2.jpg)
三、2023年工作謀劃
2023年,全縣金融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全縣發展戰略,持續做好企業金融服務,有效改善融資環境,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一)圍繞金融服務實體工作,紓解融資難題。持續保持信貸投放穩定增長,加強金融信貸產品宣傳推介,采取形式多樣的政銀企對接,切實解決縣內重點項目、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
(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一是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涉農信貸的支持力度,加強特色產業工程貸款的后續管理,協調金融機構對暫時受困但經營正常的企業要全面落實展期、續貸和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二是做好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持續加強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的宣傳,確保符合政策的群眾應貸盡貸,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良好金融服務。
(三)緊盯金融領域風險化解,優化金融環境。一是持續開展金融風險化解,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生態環境。二是打擊金融領域各類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縣內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及防非宣傳教育,努力實現安全穩定的良好金融秩序。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