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1/27/f262577087f74e67872a18bfb611b0d7.jpg)
2022年,武山縣龍臺鎮干群團結一心、銳意進取,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858d1f56a9a545df80e2576427405c04.jpg)
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開展大排查工作,對全鎮3298戶農戶進行了走訪排查,對有返貧風險的農戶及時納入三類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完善東溝新村、青山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產業幫扶,新建大棚16個,新建產業路1.6公里,拓寬田間道路25公里,種植萬壽菊50畝,帶動搬遷戶發展特色種植。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a69f9d5b40a74109a955ffd21683dd3a.jpg)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全鎮實施鄉村建設、堤防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個,向上爭取150萬元修建青山村吳家溝組堤防。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嚴格按照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三個方面二十三項建設內容的要求,鞏固提升馬年、董莊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創建大莊、楊莊、溝門三個省市縣鄉村建設示范村。持續推進“五網”整治,硬化路面5600平方米,修建產業路1.2公里,排水渠680米,鋪設排水渠道830米,新建護坡520米,修建青磚青瓦小花園15處,生態停車場17處,場地平整2100平方,場地綠化520平方,戶內人居環境整治23戶,加固便民橋1處,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完善。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ffbaf40e3acc4766859b3f58c8f33714.jpg)
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鎮種植油菜8500多畝、中藥材1000畝、萬壽菊1800畝,不斷發展壯大冷水魚養殖產業,新建3000平方米冷庫。在東溝新村、山羊坪、賈山、青山、溝門、董莊等村建成塑料大棚32座,培育特色食用菌。今年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78萬元,13個村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d8947423ba8e407ca73c67bbbf1de79a.jpg)
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舉辦大美武山·祈福圣地第六屆中國最美高山油菜花海“云賞花”旅游觀光活動、“鄉村旅游推介周”活動、第二屆萬壽菊采摘旅游觀光系列活動,打造大莊、馬年、董莊、楊莊等鄉村旅游小節點,先后開辦了麥稈畫創作培訓基地、鄉土農家樂、游樂園、旅游超市、文創產品館、油料加工坊,培育武山冷水魚、“闖王磨”雜糧、“萬丈坪”冷榨食用油、麥稈畫、盆景等旅游產品,提升了“金色花海·魚躍龍臺”旅游品牌知名度。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8c481469d4644f9494ca4a35c70fd9ec.jpg)
生態環境更加宜居。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扎實開展“一愛一為”鄉村公路整治志愿活動、“清草護樹、美院凈村”志愿活動,全面落實河長制責任,全面落實林長制責任。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18629d2a5bec4f15aaa1b4af66e13521.jpg)
文明風尚蔚然成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13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全覆蓋,高標準打造了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董莊、大莊等6個村級文明實踐站,成立志愿隊14支,注冊志愿者1854人,開展志愿活動180多場次。通過村民議事廳、“1688”工作法,健全百姓“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運行模式,優化整合“黨員活動室”“人大代表之家”“協商議事室”“綜治中心”等陣地,推動陣地共建、隊伍共聯、活動共育、資源共享,全鎮各村通過議事解決問題58個。依托巾幗積分超市兌換,引導群眾主動參加人居環境整治,鼓勵婦女群眾參與“美麗庭院”評選、用小積分兌出大文明。及時修編村規民約,評選表彰先進典型,評選出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五星級文明戶114人,推動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Files262/BeyondPic/2023-1/27/a9b5e784823f464e8075e49c1f92c0d3.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