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繪藍圖 建言獻策促發展
![](/Files262/BeyondPic/2022-12/12/d33bb33e24f14ed7a1bf58d3f64c64d0.jpg)
12月11日,武山代表團繼續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市人大代表、縣委書記王新強說,政府工作報告主題鮮明、內容翔實、措施有力,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客觀準確,部署工作全面到位,自身建設要求嚴格,符合天水市情實際,順應全市人民意愿。武山縣將緊緊圍繞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全力做好六個方面工作,確保市人代會精神在武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是三產融合強縣域,提升綜合實力。全力打造蔬菜和生豬兩條“五十億級”全產業鏈,形成“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實施“11234”工業強縣戰略,抓好縣工業集中區開發建設和鴛鴦馬力工業集中區建設;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健全完善商貿體系,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二是全域旅游打品牌,積蓄發展動能。按照“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加快水簾洞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做好文化、旅游、農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突出項目強招引,優化發展環境。結合“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全域旅游創建等中心工作,積極爭取謀劃項目。充分發揮武山商會和渭川集團作用,支持縣內民營企業抱團發展。四是“一線六圈”促振興,推動均衡發展。大力實施“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解決全縣東西南北鄉鎮以及山川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五是緊盯需求保民生,提升生活品質。突出抓好就業、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健全完善醫療、保險、救助、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全面貫徹落實新十條要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六是以文化人聚共識,堅定發展自信。深入開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大力宣傳武山“十有”特色資源,常態化開展“一愛一為”志愿服務行動,持續開展“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不斷增強文化自信。
市人大代表、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志成說,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思路舉措實、目標任務準、為民情懷深,是一個契合中央、省、市委要求,切合天水實際、順應民心民意的務實報告。武山縣將積極抓好報告的學習宣傳工作,按照報告明確的奮斗目標、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一是千方百計壯大縣域經濟。深入推進“強縣域”行動,加快形成“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大力實施“強工業”行動,著力培育工業經濟新增長極。精心布局區域特色旅游產業帶,健全完善縣域商業體系,持續激發城鄉消費活力。二是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建設。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項目資金。堅持精準招商和全民招商一體推進,積極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武山。三是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發展人民滿意的社會事業,加快推進民生項目建設。全面落實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全力辦好省市縣列民生實事,努力讓發展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四是毫不松懈維護安全穩定。深入實施“八五”普法,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山。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堅決筑牢生態環保屏障。從嚴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市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德銀說,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實、查找問題準、謀劃工作新,是一個提振信心的經濟答卷、一個惠民生的幸福賬單、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是一個增添動力、激發活力、凝聚合力的好報告。武山縣將把學習好報告、貫徹好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組織全縣人大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要緊扣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緊緊圍繞全縣在一產上提出的“六抓六化六促進”和形成“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在二產上提出的實施“11234”工業強縣戰略,在文化旅游上提出的“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緊盯疫情防控、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民生改善、法治武山建設、城鄉共治“六大行動”、“一線三堡九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實施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在服務中心大局中多找問題癥結、多謀前瞻方案、多提管用建議,持續增強監督實效,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內涵。
市人大代表、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李康寧建議,注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對年輕干部的管理教育,持續轉變工作作風。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財經預算工委副主任楊曉妮建議,加快龍頭企業發展,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引進新型工業產業項目,激發社會消費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會議還審查了計劃、預算報告;審議了大會選舉辦法(草案);推薦了監票人。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