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東西勞務協作 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 武山縣2022年東西部勞務協作再結碩果
今年以來,武山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西部協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和對口幫扶地區總體要求,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緊緊圍繞“武山所需與寶坻所能”,持續在穩崗拓崗、招聘宣傳、組織輸轉、獎補激勵等方面精準對接、通力協作,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走在了省、市前列。
一是精準對接抓穩崗拓崗。搶抓務工人員春節和農忙時節返鄉等黃金時段,扎實開展排查摸底、招聘宣傳活動,成立了由科級領導帶隊的8個工作小組,帶領各鄉鎮勞務工作站、縣內外34家勞務輸轉機構和181名勞務經紀人,深入村組(社區)開展招聘宣傳、摸排登記等工作,精準推送務工崗位,并建立了務工意愿清單臺賬。同時,與天津寶坻區人社部門建立了高效對接溝通機制,深入天津港峰門窗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市松園電子有限公司、天津市拓達車輛配件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用工企業考察對接,深化了長期穩定的用工合作關系,累計爭取務工就業崗位1.2萬個,并達成“三三制”“點對點、一站式”包租車輸轉協議,為群眾便捷、快速、安全、有序外出返崗務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是多措并舉抓招聘宣傳。大力開展線上線下招聘宣傳活動,依托“武山勞務”微信公眾號、武山縣勞務工作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及時發布務工就業信息指南,線上舉辦網絡專場招聘會12場(次),發布網絡招聘信息150余條,線下在洛門、灘歌、龍臺、高樓、沿安等鄉鎮舉辦現場招聘會5場(次),發放天津市用工企業《招聘用工匯編手冊》和《招聘用工簡章》1.1萬余冊(份),推送務工就業崗位2883個,切實為廣大有意愿外出務工群眾推介提供了薪資待遇高、工作生活條件好的務工就業崗位,為高質量完成勞務輸轉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是定向發力抓集中輸轉。持續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聚焦東西部勞務協作年度工作任務,緊密結合摸排登記和對接企業用工情況,認真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精心組織、扎實開展有組織勞務輸轉。截至目前,全縣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共輸轉就業5806人,較去年全年總體增加16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870人,較去年全年增加56人。其中向天津包專車、專列、專廂21輛次,分12批次“點對點、一站式”輸轉外出務工人員906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46人;向天津、甘肅之外的第三方地區輸轉務工人員416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103;向省市縣內轉移就業738人,其中脫貧勞動力421人。通過不懈努力,我縣已超額完成了今年東西部勞務協作年度輸轉目標任務,輸轉質量和輸轉成效居省、市前列。
四是強化培訓抓品牌打造。以培育打造“專精特新”勞務品牌為抓手,緊貼市場需求和群眾意愿,緊盯“缺乏技能勞動力、2021年外出務工但2022年未外出務工人員、因疫情影響返鄉回流人員以及脫貧勞動力、邊緣易致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依托優勢品牌開展“定向定崗輸轉就業一體化”培訓,完成電工、焊工、電子裝配工、產品包裝工等勞務品牌職業技能輸轉就業一體化培訓2750人,1832人在天津市和第三方地區成功推薦就業,月工資均在5500元以上。持續做大做強勞務品牌,全面推行“嵌入式”培訓,“寧遠建筑工”“鴛鴦玉雕師”成功申報創建為省級勞務品牌,“鴛鴦電焊手”“寧遠家政妹”申報創建為市級勞務品牌,全縣勞務品牌認可度、知名度明顯提升,帶動就業創業的效果顯著增強。
五是落實政策抓獎補激勵。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東西部勞務協作的新特點和新要求,全面落實寶坻區關于進一步助力甘肅受援縣勞務輸轉就業的具體措施和武山縣2022年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要點,研究制定武山縣關于對輸轉到天津地區務工的脫貧勞動力發放“七補一落戶”補助以及對輸轉到天津、甘肅之外的第三方地區務工的脫貧勞動力發放交通補助等一系列獎補措施,高效精準兌現勞務獎補。截至目前,已發放天津地區務工脫貧勞動力“七補一落戶”補助915人187.52萬元,天津、甘肅之外的第三方地區務工人員交通補助2000人100萬元,有效激發了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積極性。
六是用心援助抓就業帶動。積極開展援企穩崗行動,狠抓就業幫扶轉型升級,持續推動就業幫扶車間從幫助脫貧群眾就業的小平臺向融入縣域產業體系轉變、向吸納新時代產業工人的鄉村就業工廠轉變,新認定武山廣豐糖業、武山思尚服飾、甘肅肖絲路襪業幫扶車間3家,扶持新建甘肅肖絲路襪業洛門搬遷安置區鄉村就業工廠、武山思尚羽絨四門鄉村就業工廠2家。及時兌現幫扶車間穩崗就業獎補資金46.5萬元,落實跨省區原料運費補貼33.625萬元,有效幫助了就業幫扶車間、工廠穩崗達產,帶動吸納了縣內城鄉富余勞動力穩定就地就近就業1200余人,群眾的就業增收渠道進一步得到拓寬。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