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10/16/9bcd6bc1e5234f9c91aeac1db044c3ee.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0月16日訊(記者 唐文斌 楊博 馬維軍)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充分表達全校師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真切情感,天水武山紅軍小學的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了《黨的光輝歷程》《武山發(fā)展歷程》2幅剪紙長卷,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喜迎黨的二十大。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6/356a5db445af4986af8c475014f43e14.jpg)
作品卷首,“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12個漢字躍然紙上,卷尾“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引人注目。《黨的光輝歷程》剪紙長卷,主要表現中國共產黨從南湖紅船成立到紅軍長征取得勝利,再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成功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取得了彪炳史冊的歷史成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時代華章。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6/877bc8fed76648548400249a61c68752.jpg)
《武山發(fā)展歷程》剪紙長卷,主要表現武山縣從1935年9月建立天水地區(qū)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武山劉坪支部到渭河強渡再到建立天水地區(qū)第一個蘇維埃政府——武山縣蘇維埃政府。新中國成立后,修建了全國首例引水上山工程——東梁渠。黨的十八大以來,武山縣委縣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挖掘整理武山“十有”特色資源,興文化、育新人,接續(xù)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全縣縣域經濟顯著增強,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城鄉(xiāng)面貌煥然一新,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6/70b842ffe0574f4b9920a822f199b99d.jpg)
喜逢盛會,童心向黨。據悉,這2幅剪紙長卷從設計、定稿、刻制、裝裱,深深融入了全校師生對黨、對國家的無限熱愛。紅軍小學的“小紅軍”們紛紛表示,要從小立志報效祖國,時刻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Files261/BeyondPic/2022-10/16/63b7bc0e59d747d490bb6f7cb7decdcd.jpg)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