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以糧改飼為突破口,將糧改飼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探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糧改飼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運作模式,大力發展飼草產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堅持黨建推動,以糧改飼項目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組織黨員帶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理利用撂荒地種植飼用玉米,與先進黨支部的飼草收貯企業簽訂收貯協議,在最佳收貯時節,由飼草收貯企業進行全株青貯,推動了糧改飼工作,壯大了村集體經濟。2021年,武山縣24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糧改飼種植收貯青貯飼料收入51.03萬元,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2.15萬元。山丹鎮硬山村2020年以來,堅持黨建引領,利用撂荒地種植飼用玉米,簽約武山縣樂牧飼草有限公司,種植全株青貯15畝,村集體收入1.8萬元。2021年簽約田金忠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全株青貯26畝,村集體收入3.9萬元。
二、堅持項目帶動,以糧改飼項目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用三部委資金建設飼草加工基地,購置種植收貯加工機械設備,村集體自種自收,壯大村集體經濟。武山縣四門鎮上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用中央三部委扶持資金50萬元,通過盤活撂荒土地、閑置麥場等集體資源,建成了年產1000噸的飼草加工廠,帶動本村68戶農戶種植飼草玉米200畝,吸納20名村民在廠務工,2021年加工青貯飼料500噸,銷售額21萬元,銷售利潤8萬元。加工廢棄農作物秸稈200噸,為120戶農戶增加收入4萬多元。今年計劃加工青貯飼料1000噸,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12萬元以上。
三、堅持資金撬動,以糧改飼項目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股份經濟合作積極爭取鄉村振興財政銜接項目資金,通過補貼肥料、地膜、種子等,建設飼草種植及加工基地,購置種植、收貯、加工機械設備,加大飼用玉米種植,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周邊種養殖戶增收。武山縣咀頭鄉管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積極爭取鄉村振興財政銜接資金100萬元,通過補貼肥料、地膜、種子,搶抓農時集體種植飼用玉米860畝,帶動群眾種植4000多畝;爭取到財政銜接資金、三部委資金共80萬元建設了飼草加工基地。建設飼草加工廠棚400平米,購置各類種植加工機械18臺套。預計今年收貯青貯飼料7500噸,純收入100萬元以上。
糧改飼帶動群眾增收效果明顯,飼草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飼喂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牛羊養殖越冬渡春有了飼草保障,飼養量明顯增加。同時,撂荒地連片整治有效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解決了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問題,美化了鄉村環境;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逐年提高,種養循環、農牧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來源:天水市畜牧局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