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19日訊(記者 張燕燕 張書揚 彭雪)近年來,武山縣依托土地資源優勢,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重要抓手,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因地制宜將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打造成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的新引擎,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金秋,記者來到海拔兩千多米的武山縣榆盤鎮四灣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放眼望去,曾經荒草叢生、坑洼不平的土地在耕地機的繁忙耕作下變成了一畝畝平整廣闊、設施齊全的高標準農田。趁著秋耕秋種的好時節,早已平整過的地里已經撒上了一粒粒麥種和油渣養料,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李有德正開著他的大型農用機來往穿梭耕種作業,機器聲隆隆作響,肥沃的黃土里播下農民來年的“希望”。
據了解,2022年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下達武山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4萬畝,總投資3360萬元,項目涉及城關、榆盤、沿安三鄉鎮18000畝的山地和城關、山丹、四門、洛門等鄉鎮6000多畝的川區土地,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和深翻、地力培肥、修建改建砂礫石路面田間道路、修建U型預制排水邊溝等工程。
耕地機械化作業助推高標準農田建設及農業集約化發展。甘肅環陸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監理劉強介紹,自開工以來,施工單位及時調入施工機械,加速了項目進度。
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更有利于規模化農業生產,通過土地流轉、規模承包和集約化經營,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打通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徑。“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建設內容的70%以上,項目建成后,項目實施區土地能夠加強保水、保土、保肥功能,提升土地糧食產能。”武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漆亞如說。
今年以來,武山縣農業農村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契機,積極盤活全縣各鄉鎮閑置零散土地,將土地“化零為整”,配套產業路、土地綜合治理和農田防護等基礎設施建設,給農作物種植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提升了土地效益。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