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2日訊(記者 郭永強 何慧 康正東 趙超 王繼明)金秋,豐收。武山縣漫山遍野,瓜果飄香。在樺林鎮趙坪村武山縣武農農業產業發展公司蘋果矮化密植園,兩米多高的果樹像哨兵一樣整齊排列,早熟品種嘎啦“搶得先機”率先“紅臉”,工人小心翼翼摘下紅透了的蘋果。
樺林趙坪蘋果矮化密植園是武山縣重點培育發展的四個國家綠色認證優質果品基地之一,2019年開始建園,2021年開始掛果,今年蘋果迎來大豐收。“這個項目分兩期建設完成,一期占地面積580畝,二期占地面積500畝,總面積1080畝,主要栽植嘎啦和富士兩個品種。現在嘎啦已經成熟,開始采摘,富士到國慶以后就成熟了。”蘋果成熟,園區負責人宋剛剛忙得不可開交,在指揮工人采摘期間,訂購電話響個不停。
“目前蘋果對外銷售有三個渠道銷售:一個是通過電商走電商平臺銷售;二是通過之前對應的客戶,走向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方的超市;三是通過周邊地區銷售。”宋剛剛介紹,去年蘋果產量200多噸,由于品質好,今年一個月前客商就預訂了大部分果子,“最近一天要接待好幾撥來看果子的客商”。
蘋果豐收,宋剛剛很忙,周邊村莊的群眾也忙了起來,趙坪村村民楊菊英每天早上來果園采摘蘋果。“果園建在我們村頭,一年四季我在里面打工掙錢。平常我們就是拉枝、扭枝、除草,現在蘋果成熟了,就摘蘋果,離家門口近,就有個小收入。”楊菊英說,除了打工掙錢,自家的半畝地還租給了園區,又有分紅,“蘋果給了我三份收入”。
“自園區建立以來,主要用工人員是周邊村的群眾。園區的建立給周邊群眾帶來了三方面的收益:第一是地租租金收益,每畝地土地租金是按照800元給群眾發放;其次是群眾到園區進行務工,女工每天80元,男工100元;第三是分紅,從園區建立以來,每年從項目資金中抽取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不等的資金給群眾分紅。”宋剛剛介紹,科技種蘋果讓周邊的群眾大開眼界,也起到了帶動示范作用。
近年來,武山縣按照“12356”果品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進林果業發展。截止2021年底,全縣果品種植面積6.83萬畝,其中種植蘋果3.96萬畝,產量5.16萬噸。武山縣果業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蘋果已成為武山果品產業的一個品牌,每年秋季武山遍地蘋果紅、蘋果香。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