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8/24/73ea047ff99d445bb9e34f5c748848bc.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8月24日訊(記者 康正東 關正庚 李竹青)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播撒希望的季節。走進位于榆盤鎮河程村光伏發電項目,一排排光伏電板猶如列隊的士兵整齊排列,鱗次櫛比的光伏板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耀眼,青山綠水如畫、白鵝黃雞成群,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732e1e07174960e567c.jpg)
日前,由縣委統戰部聯合縣融媒體中心、愛武山網、武山縣零距離生活網等全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共同組成采風組,開展攝影采風、文藝創作、短視頻拍攝等活動,組織動員全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特別是網絡人士用鏡頭記錄時代發展,用網絡書寫生活變化,用心靈體悟建設成就,構建線上線下最大同心圓,充分展示武山之美,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7322f131a1b2234606b.jpg)
武山縣光伏扶貧項目總投資2.04億元,占地780畝,裝機總容量23.7兆瓦,按照容量比例確權對應156個村集體,帶動全縣156個村集體增收。項目于2018年5月啟動,2018年12月并網發電,截至2022年8月3日,電站已經穩定運行43個月,已累計發電10003.303萬度,產生效益7500萬元。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732bfae327c9edb845a.jpg)
同時,為了進一步延長“光伏+產業鏈條”,充分發揮好幫扶資金的效益,武山縣光伏扶貧項目確定了“大集中、小分散”和“光伏+花卉+漁業”的建設模式,建成光伏農業旅游觀光園,實現“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畜光互補”,把光伏產業園與旅游景點統籌規劃開發,精心打造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觀光帶,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光伏發電項目守住了青山綠水,真正成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民心工程、陽光工程。
![](/Files261/BeyondPic/2022-8/24/2208241732311f893dfe1e33c9.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