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6/16/8dfa8a2a53b54f42830048b7cd4bb60a.jpg)
望山山綠、看水水清,打造小景點,記住鄉愁。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順應這一期盼,今年以來,武山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去留權衡、相互銜接、文旅融合”,使村莊建設既有顏值,又顯品質,達到美美與共。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f43eb569f23f429e8c506a6ea5094d9f.jpg)
從武山縣城出發,順著城沿公路向南前行,第二個村便是城關鎮君山村。老遠地就看見矗立在村頭設計別致的村名標識碑。在村頭右邊廣場的涼亭里,茶余飯后的村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村里環境越來越好了,咱們的日子也越來越舒心了……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d24089c95eef4524bc3ec6f6bc0e30e8.jpg)
“你看看,現在好不好,村子衛生每天有人打掃,路邊的花草定期修剪,涼亭這些都修得非常好。村名牌子做得多漂亮,非常醒目!贝迕裰苋姓f,再看看路邊的這些美化墻,都是村民用廢舊的瓦片、村民家里不用的這些瓦罐堆砌的,現在看起來多好,廢物利用了,還建造成景觀了。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d99ed0c6a8f0447b8ad00a2a41dd1b12.png)
董莊村地處龍臺鎮西南部,生態環境優美、水質資源豐富。去年被確定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以來,村上堅持規劃先行,按照“一心、一帶、一軸、多區”的空間布局結構,投入435.5萬元,新建箱涵、修復水毀堤防、排洪渠、埋設排水管等。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147b96b8351f456da12146d30cbb5a3b.jpg)
同時按照“生態養殖+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思路,種植油菜500畝、萬壽菊220畝,成功舉辦了萬壽菊觀光旅游活動。依托優質冷水資源和秦嶺細鱗鮭自然保護區有利條件,不斷發展壯大冷水魚養殖產業,新建3000平方米冷鏈全產業鏈加工車間一處,以上河峪納涼避暑和品嘗漁家樂為載體,目前已建成6家集餐飲、住宿、休閑的冷水魚養殖農家樂,每年產值能達到350多萬。依托“千村美麗”示范村項目,整治村內麥場8處,新建花園20多處,對歷史悠久具有濃烈鄉村印記的老水磨進行改造,繪制以“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墻,傳承孝善文化,弘揚文明新風,打造出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宜居鄉村。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dc8cfeed1e74455f8bac417f96f83286.jpg)
“賞油菜花海、品冷水魚、體驗農耕文化、游慈云古寺,從4月下旬開始,龍臺就進入旅游旺季,周末時間,董莊村的農家樂基本爆滿!倍f村黨支部書記陳小軍如是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5d04495323224a928e6453116f1e90ee.jpg)
五月深春,四門鎮下灣村道路兩邊的4000多株高桿月季競相綻放、搖曳生姿,映襯著各類噴繪的文化墻,煞是好看,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畫卷。
在新建的停車場里,不時有過往的車輛停下,游客、行人在茅草門、麥垛子、石碾子等小節點及月季花前拍照、留影。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532ca23b95f147258f8269e06388cf98.jpg)
當下,在榆盤鎮魯班村的“龍之山莊”,整天游客絡繹不絕,他們游玩魯班山大景區后,便在這里品地鍋雞、進行野外燒烤,順便參觀根雕展覽。這是榆盤鎮繼榆盤青年公園之后,他們利用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采用黨支部引領,村集體、村干部入股的方式和以旅興農、農旅一體的發展模式,將廢棄的魯班小學改造成集觀光旅游、農家樂體驗為一體的文旅服務創收模式,成為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增收的一條嶄新途徑。
![](/Files261/BeyondPic/2022-6/16/b158809978034753b8e32ed05c520097.jpg)
今年以來,武山縣整合鄉村建設項目和戶內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由村上統一規劃建筑風格和建筑材料,對院落破損的農戶采取農戶自主修建+政府補貼模式,進行維修改造。同時利用群眾老舊房屋拆除的瓦片、木料,對村莊環境面貌進行美化,實現舊物利用,并在村莊空閑處展示磨盤、石臼等古老的農業生產工具,見證群眾生產生活變遷,還原本土鄉村風貌。聚焦“庭院美、村容美、田園美、產業美、鄉風美”目標,持續推進村內環境衛生大整治、大提升,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