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6/10/9ae738eb984b45b19c49329723da4bd5.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6月10日訊(記者 郭永強(qiáng) 何慧 康正東 王正平 頡宏斌 楊同慶)在剛剛結(jié)束的武山縣“金宸杯”首屆渭川盆藝展銷會上,從事盆景行業(yè)20年的武山縣灘歌鎮(zhèn)董坪村村民有兩個收獲:一個是他的盆景“榆樹”獲得優(yōu)秀獎;另一個是他成功加入了新成立的渭川盆藝協(xié)會,成為一名會員。
從20年前因愛好“搗鼓”起第一棵盆景,到如今栽培著2600多棵盆景,漆順義“這輩子與盆景結(jié)了緣”。
![](/Files261/BeyondPic/2022-6/10/87d4a79e7af84a0a8f003a379458a2b7.jpg)
武山灘歌自古文風(fēng)頗濃,漆順義也不例外,自小愛畫畫寫字。平常去野外寫生,一山、一水、一樹,都在他用心的觀察中。“打小我就愛畫畫,畫畫愛畫松樹,畫畫的過程中我就覺得做的盆景和松樹一樣,我就慢慢愛上了盆景這一行了。”漆順義介紹,正是在畫畫中,認(rèn)識了盆景,喜歡上了盆景。
“最開始看到一棵好苗木,就采用棕皮、樹筋等材料‘粗扎粗剪’,讓它有形。”漆順義說,最開始接觸盆景,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塑形,后來和其他愛好者交流,自己購買書籍,現(xiàn)在是扦插育苗、鐵絲拿彎、扭枝構(gòu)圖、定型復(fù)整信手拈來。
![](/Files261/BeyondPic/2022-6/10/da3e65adae264424beb435b2dd0ff590.jpg)
“一棵樹從素材上主要看能做懸崖式、臨水式、斜桿式、雙桿式中的哪一種,看素材來造型。”漆順義說,盆景塑形就像塑人一樣,要看素材、長勢,通過不斷的觀察,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借助外力手段,讓其朝目標(biāo)方向生長,這其中蘊(yùn)含的道理和做人一樣。
![](/Files261/BeyondPic/2022-6/10/5bf8b16a9b7f4b22b85408db92a4f24d.jpg)
樹、盆、幾架,是盆景藝術(shù)的三要素。這個大多由素材決定。但給盆景起名,畫龍點睛,引人入勝,就需要“費盡心思”“絞盡腦汁”。
“你看我的這個盆景,伸展出來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我就給它取名‘步步高升’。再看這個,樹枝軀干像龍一樣蜿蜒,我就給它取名‘青龍?zhí)阶Α痹谄犴樍x的農(nóng)家樂中,放置著他精心培育的30多棵盆景,每一盆的名字,他都用心思索,“有些已經(jīng)定了名字,有些還沒有,有些定下了又改。”對于這個過程,漆順義“樂在其中”。
![](/Files261/BeyondPic/2022-6/10/2206101022e8ae766f7265efc5.jpg)
除了這30多盆,漆順義還承包了3畝地,建立了盆景培育基地。“現(xiàn)在盆景基地大約有2600多株樹苗,主要是華山松、黑松、樟子松、白皮松、刺柏和梅花。”漆順義介紹,盆景給自己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主要銷往武山縣城、四門、馬力、灘歌等周邊地區(qū),“今年的效益比去年更好一點”。
采訪中,漆順義一一介紹每一棵盆景,尤其是幾棵時間長的,明顯感覺到他的“愛不釋手”“情有獨鐘”。對于這幾棵盆景,或許漆順義已經(jīng)有了感情,不想出售了。
![](/Files261/BeyondPic/2022-6/10/3c651f7003f64a85b8d0fc022406c827.jpg)
“遇上你是我的緣。”對漆順義來說,這輩子遇上了盆景,就有了個愛好,這個愛好也成了謀生的手段。對于這個緣分,漆順義喜歡“守望”。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zhuǎn)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