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6/2/2522712534d44b709e06f0d8cbb7ba42.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6月2日訊(記者 康正東 郭永強 趙超 劉敏)初夏時節,走進武山縣灘歌鎮柳坪村,遠遠一股濃郁的槐花香氣撲面而來。在柳坪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牟敏的引導下,我們走進村集體經濟示范中蜂養殖基地,一排排蜂箱錯落擺放在閑置院落中,成群的蜜蜂穿梭在樹林中采蜜。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3e8ab0b0b327d78d.jpg)
柳坪村生態環境好,山區蜜源豐富,如何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牟敏和搭檔想盡了辦法:“從去年4月份派駐到村開展工作以來,我通過實地調研,多方考察了解情況,結合柳坪村位于大美武山油菜花海核心腹地的這一資源優勢和當地群眾的實際,發現養殖中蜂比較適合”。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4bfd3f77f8b799a1.jpg)
在多次考察論證,進行集體商議基礎上,柳坪村形成了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的思路,通過“黨建+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中蜂養殖,示范帶動群眾增收。去年,幫扶單位縣委直屬機關工委聯合蘭州銀行武山支行捐贈的一箱箱中蜂在村上安家落戶,正式開啟了邁向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635dfe7ff4af389b.jpg)
眼下正是洋槐花盛開的季節,牟敏也帶著大家忙著采收蜂蜜。走進村中,率先吃螃蟹的蜂農們,把蜂箱擺在了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閑置院落、草地樹林間。村民趙錄有家里三代養蜂,在他的蜂場里,從傳統的木桶蜂箱到新式的養蜂箱,通過幫扶,他的養殖規模逐步壯大,現在已經擴展到16箱。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44449619ac781487.jpg)
“在去年幫扶工作隊和村干部一起試養15箱的基礎上,今年重點通過從村級產業方面入手,目前村集體經濟養殖中蜂30箱,通過村集體示范帶動,帶動群眾15戶養殖58箱。”牟敏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850fbd237b22c841.jpg)
去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養殖中蜂的村民包萬明,本來一直以養羊為業,現在還成了養蜂的行家里手,從去年的兩箱到今年的15箱,下一步還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咱這個地方環境養蜂特別好,蜜源好,各方面空氣好,污染不大,養蜂很適合,而且養蜂效益好,今年有15窩蜂,明年就有四五十窩了。”包萬明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7a34b502d819b928.jpg)
如今,柳坪村已發展養蜂戶15戶,養殖蜜蜂110多箱。“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技術方面的指導,動員更多的群眾能加入到養蜂隊伍中來,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做大做好‘甜蜜事業’。”對于鄉村振興路上的好“蜂”景,牟敏信心滿滿。
![](/Files261/BeyondPic/2022-6/2/220602185289359ddf662355f0.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