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武山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大政策落實、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規范權力運行等重點任務,科學謀劃實施各類審計項目,充分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設性作用,有力保障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高位推動,抓實審計監督。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審計工作,縣委審計委員會及時研究審議全縣重點審計工作計劃、重點項目進展、重大審計事項,進一步壓緊壓實了各鄉鎮、各部門工作責任,明確細化了工作任務,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業務人員具體做的良好工作格局,切實做到了人人身上有擔子、個個肩上有責任。
堅持點面結合,聚焦主責主業。采取“1拖N”的形式,持續深化預算執行、經濟責任審計,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重點關注一般性支出壓減、“三公”經費、存量資金盤活、預算績效管理等情況,開展縣級財政及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審計12項,完成四批次58名科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共發現賬務處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問題49個,查出管理不規范資金1635萬元,提出審計建議69條。
堅持轉型發展,提升投資質效。前移審計關口,科學制定了《武山縣進一步規范投資審計工作實施意見》,創新建立了全縣重點項目預審制度,實行“項目主管部門提交預審資料、發改部門審核立項、審計部門審核預算編制、財政部門審核資金構成”的預審流程,5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預審,做深做細了項目前期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投資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緊盯規劃推進、征地拆遷、招投標、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建設管理等環節,聚焦資金管理使用、工程質量安全、工程款支付等重點內容,高質量完成了西關熱源廠、城區第二水源地建設工程等重點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節約財政資金0.37億元。
堅持協作貫通,創新工作機制。面對審計監督新形勢、新部署、新要求,及時制定下發《武山縣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工作制度》《關于建立健全巡察機構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機制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信息互通、線索移送、成果共享等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審計線索征詢,共享審計結論53次,促進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巡視巡察等有機貫通。
堅持問題導向,狠抓整改落實。全力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效的措施、最嚴格的要求扎實推進問題整改,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問題整改工作。對照審計指出問題,分類提出整改要求,制定問題責任清單,逐條逐項明確責任領導、牽頭單位、責任部門和整改時限,實行清單化動態管理,持續跟蹤督導落實。目前,省審計廳對武山縣黨政主要領導“雙審”和市審計局渭河流域主干道武山段資源環境保護專項審計等反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真正做到了問題不整改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
(新聞來源:天水市審計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