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3/23/813f7f03b9b248d2a910d914e6b97230.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3月23日訊(記者 楊彥春 張燕燕 楊耀斌 李波 楊同樂)耕地是農業發展之基、農民安身之本。武山縣楊河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積極探索謀創新,聚焦薄弱謀發展,大力攻堅克難,盤活耕地資源,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5945cd7500914312b9f745af103685d1.jpg)
楊河鎮夏莊村,地勢高寒,山勢陡峭,氣候濕潤,適宜種植藜麥、玉米、小麥、油菜、馬鈴薯等農作物。在這里曾經撂荒已久的土地,歷經挖掘機和推土機的耕作,地被攤平、翻新,重換生機。放眼過去,在陡峭的片片農田里,干群團結,一起耕地撒種,埋下豐收的希望。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de92c06589a2469781e1c3c686496460.jpg)
為了全面加快撂荒地整治復耕,楊河鎮成立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各村成立相應工作機構,排查清撂荒地戶主、地塊面積、撂荒程度、空間位置、撂荒原因等基本情況,建立臺賬,實施動態管理。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d08964bd7f754dbca79e2d0ebf1c73ce.jpg)
王二林是夏莊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夏莊村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主動挑起村集體經濟發展重任,帶領村兩委和村民一起扎根山地,開展復耕復種!敖衲瓴扇 h支部+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閑置土地’的方式用來發展村集體經濟,閑置土地主要以常年的撂荒地為主,通過復耕,全部用于種植藜麥。目前,全村種植藜麥面積達到210畝,有效解決了撂荒地整治問題。”王二林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81530e7ec8cb422c982eb7719ede06a3.jpg)
夏莊村“荒地”變“良田”的新面貌是楊河鎮穩步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的縮影。全鎮通過分類整治、多措并舉,引進種植能手租用耕種,全力有序推進耕地撂荒集中整治行動,逐步解決耕地細碎化和耕作條件差而撂荒的問題,實現村民收益、村集體經濟發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三贏”。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9cf30ec598e24a70b1e001b33040d02a.jpg)
楊河鎮黨委書記包建明表示,楊河鎮將通過集中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同時,圍繞產業發展,修通田間路,打造縱橫相通的產業道路格局,補足群眾主糧食種植面積和特色產業發展,讓荒地變為“致富田”。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4243ea9d7d0d420ca9baf73327508865.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3/23/d0e5e896640c41d983c326b7a32df89f.jpg)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