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2/24/5674a6bc926f4ca1ba54dbc5a51caf88.jp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2月23日訊(記者 郭永強 何慧 鄧晨陽)人勤春來早,田間農事忙。春節一過,隨著天氣的轉暖,武山縣洛門鎮各村的群眾搶抓農時,走進田地開展春耕備耕、鋤草施肥、幼苗移栽等農活,一首首歡快的春耕生產交響曲在田間地頭奏響。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49e11738f59b4108a59eaff8479f5b02.jpg)
交響曲一:郭莊村萵筍施肥忙
2月22日,農歷正月二十二,下午15時許,溫暖的陽光把成片的塑料大棚照得發亮,種植戶白三存和媳婦正在給萵筍埋底肥,助力萵筍茁壯成長。“去年種了6個大棚的萵筍,收入4萬多元,效益不錯。今年同樣是6個大棚,這個大棚的萵筍種得比較早,在周邊算是長得比較快的。”白三存告訴記者,正月十五一過,天氣暖和,就開始到地里勞作了,“年過完了,也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bb3e0a789fd244e096dbbca5c14181d3.jpg)
“萵筍、蒜苗是郭莊村的特色種植產業,現在這個季節正是萵筍定苗施肥的好時候,農時不等人,大家早已經到地里忙碌了。”郭莊村黨總支副書記王旭輝介紹,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郭莊村萵筍和蒜苗種植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也非常高,勤勞的郭莊村民正在創造自己的小康生活。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be363bba8a5745c094ea3c5c2d656169.jpg)
交響曲二:文家寺村大棚里“鬧”起來
2月22日,農歷正月二十二,下午16時許,村民張勝花流著汗在大棚里給萵筍定苗。“你們也進來,感受一下大棚里的溫度。”張勝花邀請記者進入她家的大棚。已到春季,外面依舊寒冷,但大棚里暖意融融。長出兩三瓣葉片的萵筍被張勝花“安排”得整齊排列,沐浴著溫暖的陽光。“這個大棚四分過一點,萵筍是年前種的,這幾天趕緊定一下苗,鋤一下草。還有兩個大棚,準備種豆角,過兩天就要下種了,所以我得趕緊把這邊萵筍的苗定下。”張勝花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9de578114a3e4e0b84340cb632f674c4.jpg)
同樣,在周邊的大棚里,給蘿卜鋤草的鋤草,種豆角的種豆角,村民個個忙碌著管理自家的莊稼,滿頭的大汗既是大棚給的溫度,也展示著勤勞致富的熱度。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fa8224442e4c41438b64340761ef244d.jpg)
交響曲三:大柳樹的草莓紅透了
2月22日,農歷正月二十二,下午17時許,大柳樹村農村集體產權產業種植基地里,一棚棚草莓生機盎然。走進草莓大棚,鮮紅的草莓散發著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管理人員陳虎虎正在招呼體驗采摘樂趣游客,向他們介紹自己辛勤勞動得來的碩果。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89da57091c214f80bd701721725a8492.jpg)
近年來,大柳樹村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借助中央扶持資金“撬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盤活經營性資產,因地制宜,持續發展多元富民產業,在集體產權產業種植基地種出“果實”,奏響鄉村振興“快進曲”。
![](/Files261/BeyondPic/2022-2/24/040d15f472924d0f9d1b943e35a782c2.jpg)
“一年之計在于春。為了全面開展春耕備耕各項工作,我們積極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服務,推廣優良品種和實用技術,解決群眾技術上的難題。同時,安排管理人員和群眾清理渠道,保證春耕生產用水需要。目前,全鎮春耕備耕工作有條不紊開展。”洛門鎮副鎮長汪暉睿介紹,春節假期一收假,鎮上就召開會議要求鎮村兩級干部收心聚力、調整狀態,以飽滿的熱情、提速的節奏、實干的作風,迅速把思想和行動轉移到各項工作中來。對于農業工作,也作了專門安排部署。接下來,鎮上會按照年前“亮目標、強擔當、促落實”評議大會上的要求,做好農業工作,奏響春耕生產交響曲。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