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月27日訊(記者 郭永強 李竹青 康正東 管秋勇)項目建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武山縣不斷引進新項目、好項目,為這個重要引擎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用快馬加鞭的“武山速度”推進項目建設,讓民生發展跑出“加速度”。
1月24日,一場瑞雪把武山大地裝扮得銀裝素裹,在皚皚白雪的映照下,正在建設的武山一中分外耀眼。
2019年3月,武山一中遷建項目開建;
2019年5月,餐廳項目主體框架結構封頂,體育場田徑跑道和足球場項目完成砼硬化,圖書館進行一層柱鋼筋綁扎和模板鋪設,行政辦公樓進行基礎井點降水及土方開挖;
2020年8月17日,武山一中分校建設項目主體封頂,標志著該項目建設工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
自2019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這個眾人期待的民生項目一天一個大變樣,以百米沖刺跑的速度奔跑著。
(2019年3月,武山一中遷建項目開建)
(2019年5月,武山一中餐廳項目主體框架結構封頂)
(2020年8月17日,武山一中遷建項目主體封頂)
(武山一中遷建項目效果圖)
總投資3.93億元的武山縣一中遷建項目是武山縣委、縣政府基于優化城區教育布局,有效解決因城鎮化進程加快引發的城區教育資源不足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該項目占地206畝,主要包括教學綜合體、辦公用房、圖書館、報告廳、展覽廳、開放空間、宿舍、教師公寓、食堂、操場、運動場等。項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中的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進行運作,合作期限18年,其中,建設期2年,計劃2021年6月全面竣工。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提高普通高中承載能力,能夠使武山學生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高中教育,對促進武山縣及天水市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每年,武山縣聚焦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重點辦理10到15件民生實事。在一些重大民生項目實施上,武山縣采取“特事特辦”的方式,由主要領導親自督辦,群策群力,用超速度解決事關群眾生活的民生問題。
(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索鴻賓實地調研指導武山熱源廠在建項目)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調研指導武山熱源廠項目建設情況)
2019年6月,事關群眾取暖問題的武山熱源廠新建項目開始建設。為了在供暖期如期供暖,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索鴻賓,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等縣四大組織領導多次深入現場實地調研指導建設工作,要求建設單位要緊密配合,全力以赴加快建設力度,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工人晝夜加班搶工期)
承擔建設任務的哈爾濱團結鍋爐集團項目經理楊迎順介紹,一般鍋爐安裝需要四個月的工期,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工人加班加點搶工期,白天晚上不停工,鍋爐安裝不到三個月就安裝完成。
(武山縣西關熱源廠點火儀式)
經過4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總投資1.8億元的武山熱源廠新建項目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點火,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武山速度”,群眾贊嘆“這個冬天不再冷,熱源廠供暖‘熱’全城”。
武山縣一中遷建項目和武山熱源廠新建項目只是武山縣快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縮影。
(人民廣場)
近年來,武山縣各級各部門之間加強橫向、縱向聯系,增強對項目的督促服務力度,強化對重點建設項目的精準調度管理,精準掌握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搶抓項目建設進度,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項目建設者爭分奪秒,到處是一幅幅精彩紛呈的發展畫卷。
(體育館)
“十三五”期間的這五年,是武山縣爭取項目數、資金數創歷史新高的五年。人民廣場、體育館、熱源廠、城區第二水源地、城區管網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全面建成,國道310線升級改造、洛門渭河大橋拆除重建、渭河流域堤防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使用。
(國道310線升級改造完成)
“十四五”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武山速度”時時刻刻在這片熱情的土地上上演。“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相信五十萬武山兒女通過奮斗,以“武山速度”“武山精神”創造更多的“武山模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武山縣洛門渭河大橋改建工程如期竣工)
(城區第二水源地實現與西關水廠供水管網并網對接)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