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ushan.gov.cn/Upload/main/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1/01/15/5907edf404024abeaac52bff10a1ea51.jpeg)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月15日訊(記者 郭永強 張丁香 黨文曦 郭韻)清澈的河水,像一塊碧綠透明的玻璃,穿城而過;幾只鴛鴦,在河面上悠閑地戲水,時而追逐時而翻飛,讓人羨慕不已;河兩岸,柳樹已褪去“衣裳”,迎著冬日的暖陽閉目神思……這個冬天,穿越武山的每一條河流,清澈而安靜停滯了時間。
近年來,武山縣按照“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水環境河湖治理目標,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在機制創新、河長履職、深度治理、河湖劃界等方面下功夫,推進全區河流水質持續改善,繪制出了一幅“畫里畫外秀水長清、岸上岸下處處美景”的和諧生態圖。
2017年元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號令。全面推行河長制,是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2017年起,武山縣制定實施《武山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列入“河長制”的河溝道共89條,淤地壩15座,人工湖1座,共設立縣、鄉、村三級河長438名,實現了縣、鄉、村3級河長全覆蓋。
河長制就是責任制。從以前的管理扯皮到責任落實到具體人身上,每一條、每一段河流都有了“家長”。
大南河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這條河從武山縣沿安鄉南川村入境,在洛門鎮周莊村匯入渭河,流經沿安、楊河、龍臺、四門、洛門等鄉鎮,屬渭河一級支流,武山縣境內總長44公里。按照《武山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大南河由縣級領導擔任縣級河長,流經的鄉鎮有鄉鎮長擔任鄉鎮級河長,所經過的村由村書記擔任村級河長,形成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河長負責制。
在大南河流經的洛門鎮郭家莊村,村書記李小東是這段區域的村河長。李小東向記者介紹,大南河流經郭家莊村的總長是2.5公里,作為村河長,主要的任務是巡河以及給村民宣傳河流保護政策。在郭家莊村銀馬灘大橋上的河長制公示牌上,記者看到一個二維碼,通過手機掃描識別,其中的縣、鄉、村三級河長人員姓名以及電話聯系等方式一目了然。李小東介紹,村民一旦發現有破壞河流環境的情況除了可以找到村委會說以外,還可以通過公示牌上的電話給任意一級河長打電話舉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長制的實行讓大南河的水質變得更好了。
郭家莊村是洛門大南河流域蔬菜主產地之一,這里產的蒜苗、萵筍遠近聞名。高品質的蔬菜離不開大南河水的滋養。“大南河可以說是我們的‘母親河’,”村民陳銀海說,“沒有這么好的水質,我們就種不出這么好的蔬菜。”對于這條“母親河”,從以前的無節制索取到如今的自發保護,陳銀海和村民們一起見證了大南河的“改頭換面”。在大南河的管理上,自2017年,武山縣采取強制措施,拆除了流經區域的多個采沙場,并且在流經區域兩岸,全部栽植上了樹木。此外,還實施了節水灌溉工程,讓這片區域的土地灌溉更加科學、高效。
“河長制的落實真正實現了多部門聯合,”陪同采訪的武山縣水務局工作人員周維萍告訴記者,“除了水務局,還有自然資源局、林草局、農業農村局等24家單位,各有各的職責,各有各的分工。”在落實河長制工作中,武山縣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聯動機制,先后出臺了《武山縣河長制河道巡查制度(試行)》等9項制度,24家成員單位建立聯系機制協調推動河長制工作;積極開展宣傳培訓,發放宣傳手冊共計8000余份,設立公示牌182塊,公示了河長設置、監督電話等,并加設了包含該段河流信息的二維碼;扎實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強河道整治,對各級暗訪發現問題的及時整改;河道采砂進一步規范,制定了縣級采砂規劃,多部門聯合執法拆除非規劃區采砂廠;河湖劃界和岸線保護有序開展,規模以上河流漳河及規模以下的河流共14條269.28公里全部完成劃定的外業和審查;河長巡河不斷加強,全域建設美麗母親河的管理基礎進一步夯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武山縣渭河及其支流水質已達到Ⅲ類以上,岸邊水草豐茂,河中水鳥嬉戲,河長制的推行實現了治水管水常態化,綠水青山的美麗畫卷已在武山大地徐徐展開,“母親河”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全縣人民共建共享這份生態環境的“綠色福利”。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